观点三: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并不矛盾。
回应:同意这个观点,谁都希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可以两翼齐飞,但是,现实如何呢?
体育管理部门早在十几年前就出台了 “奥运争光计划”和 “全民健身计划”, “两翼齐飞”的口号已经象“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一样,喊到我胡子都白了,但是,谁认真抓了?为何这么多年体育主管部门一直把重点放在竞技体育上,群众体育衰微到甚至不如60年代的水平。一方面是竞技体育辉煌到顶点,一方面是国民身体素质,尤其是青少年健康,持续滑坡?逻辑上两者不矛盾,但在各省市高度重视金牌,把体育当作政绩工程后,谁都看到了两条腿只剩下一条腿。当然,搞好群体工作需要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和全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自从北京奥运会后,政府开始重视全民健身,采取了许多举措;刘鹏局长上任后,全民健身抓得很紧,这两年已经有了起色。
至于 “竞技体育就是要拿金牌,美日韩如此,外国都如此”的观点,我在前面已经发表看法了,补充几句。
竞技体育争金牌没有错,但争到了世界第一、亚洲第一后,我们是否该回头看看我们走的脚印和路径是否发生过偏差? 20年前,大赛金牌的确鼓舞过我们,当时的我们的确需要体育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但是,现在中国各方面都在创造奇迹,国家强大了,国人心态也在变。能多拿金牌自然好,但必须要建筑在国人体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才有意义。
奥运金牌少了,日本后悔了,真的吗?日本开始学我们的举国体制了吗?政府也给他们的柔道选手组建了专业队了吗?他们的国民身体素质是在不断下滑吗?
体育市场化、职业化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我认为中国体育的体制和机制改革正处十字路口,指望中国体育能有个华丽的转身不现实,但相信中国体育的体制、包括运动员培养模式都会慢慢和国际接轨,这一天早晚会到来。
最后,声明一点。我不是专家,我的观点可能有不正确之处,或许有失偏颇,欢迎批评。希望体育界和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和大众参加讨论和商榷,对中国体育现状、未来发展之路、竞技体育改革发表冷静、理智、有深度和建设性的观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