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2010广州亚运会|第16届亚运会 > 亚运评论 > 亚运媒体评论

新闻晚报: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如何协调发展?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2010年11月18日15:15

  一枚金牌七个亿 不如真从娃娃抓起

  根据官方报道,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对各国健康寿命做过调查,位居第一的是日本,中国位列第81。

  我国有5亿人处于亚健康……这样的数据,显然与殷宝林副团长“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不矛盾,竞技体育上去了,就会带动很多喜欢体育的人群,对群众体育的发展肯定有好处,竞技体育运动员退役之后,也可为更多的体育爱好者提供更专业的指导”的观点不符。 2010年中国群众体育人口没有增加,除非你把在家打游戏算 “电子竞技”,归在体育下边儿。

  恰恰相反,在国家倾向性地投入竞技体育,尤其奥运项目后,学校体育的发展被相对阻碍了。根据《体坛周报》报道,雅典奥运会后,有人算过,一枚金牌国家投入七个亿。奥运会冠军直接奖励数百万,山东省的全运会冠军是50万加一套住房,网友批评乱花纳税人的钱。但另一方面,中国足协搞了15年的职业化,也仅能向2000所学校每年拨2万元开展足球运动。根据资料,中国目前登记在册的足球运动员总数只有25823人,相对于乒乓人口的1000万,就别埋怨中国足球成绩不好了。长此以往,家长愿意把孩子送进足校,就算为国家做贡献了。

  篮球、排球项目前景同样令人担心,在体育职业化、市场化的今天,个人项目更受家长欢迎,集体项目若没有学校扶持,很难普及。甚至北京奥运会,51枚金牌中仅有女子四人赛艇是三人以上的团队项目。黄健翔说,50枚金牌抵一枚足球金牌,从影响力的角度说此话不错。毕竟基础类集体项目是一个国家体育整体水平的反映。这里我们不妨看看日本是怎么做的,据日本奥委会官员介绍,他们的运动员一般进入初中才开始专业训练,然后进入专业度较高的“特色高中”,继而与其他学生一起升入大学,只有少数运动员是进入专门的体育学院。而大学毕业之后,运动员往往进入一些著名企业,其主要工作当然还是训练和比赛,但同时也能获得企业的资助。简单一句话,资金也解决了,国家负担也轻了,运动员退役后生计也有了保障,基本的市场建立起来,值得中国学习。

  反观中国体育的现状,唯金牌论的背后其实是唯金钱论,唯利益论。领导靠运动员的金牌做政绩,运动员只有拿金牌才能上好大学,拿赞助,改变命运。这种双向的孤注一掷的弊病不改变,中国体育就永远只能一条腿地不健全下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萌萌)  | 我来纠错

新闻晚报

149粉丝

关注

新闻晚报

149粉丝

关注

转发到微博

已转发1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2010亚运奖牌榜全部榜单>>

亚运赛程完全赛程>>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