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林丹以如此辉煌战绩仍无法取代刘翔,一度被寄予厚望的水中的张琳未能接过刘翔的接力棒,谁能出任下一个“刘翔”呢?谁能作为中国体育的领军人物?
主流项目才能产生巨星
尽管林丹在国际赛场拿过的金牌数倍于刘翔,但是,羽毛球在国际体坛的影响力太有限了,田径才是主流项目,所以林丹无法成为中国体育的标志性人物。而刘翔之所以震撼,是因为他不仅打破了亚洲人在直道项目难进前八的“魔咒”,而且代表中国站在了世界主流项目的制高点——尽管只是110米栏,而不是100米。
下一任刘翔,他仍然应该出自足球、篮球、田径、游泳、网球等国际主流项目。就等于是说,姚明尽管没拿过任何世界冠军,但他在中国体坛的地位依然“高高在上”。
一位体育产业业内人士说:“别看现在的足球似已‘探底’,一旦出现一个朴智星似的人物,一旦负面新闻少一些,立马就能成为全民偶像。”
训练不科学夭折好苗子
在寻找下一任刘翔之前,需要考虑一个问题:中国这么大,为什么现在才出了一个刘翔?
对此,国家体育总局田管中心副主任冯树勇曾指出:“中国很可能早就有过刘翔这样的苗子,但是由于教练水平不高和训练不科学,要么没有被发掘出来,要么就给练坏了。”
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钟秉枢曾说过,伯乐不常有、不重打基础而过早上大运动量,是中国体育从来不乏少年天才,却一度“早衰”蔓延的症结。
“铁榔头”郎平26岁就退役了,因为她的膝盖已经无法支持训练。到美国后,她说一段触目惊心的话:“我发现人家每天只训练两到三个小时,可36岁了还照样跳。我们练10年,相当于人家20年的训练量,但我们10年就耗尽了。”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譬如体操这样的项目属于“实验室项目”,通过较短时间的集中强化训练,是可以成才的。而越是足球、田径这样的主流项目、基础大项,越是需要遵循运动规律。
目前中国各运动队普遍引进外教,运动员去高水平国家训练和交流也是常态,张琳、孙杨等泳坛健将正是得益于此。
制造“刘翔”还需商业包装
从商业的角度而言,刘翔和姚明的成功也与“翔之队”、“姚之队”的运作分不开。
这两个团队首先是两人经济上的强力后盾,令他们可以专心训练比赛,其次是对两人个人形象进行包装,将名将包装成“偶像”。这类似于国外经纪公司对明星个人进行市场开发,而另一种方式是如NBA这样以联盟的方式进行“造星”。乔丹之所以成为“篮球之神”,少不了精明的NBA总裁斯特恩推波助澜。
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体育产业专家易剑东表示,目前中国的体育经纪人难以发展的一大障碍是,大多数运动员的管理权属于运动队所有,难以进行有效的市场开发,刘翔和姚明的情况也是国家队开了“绿灯”,属于特例。
大众需要“英雄”,所以美国有菲尔普斯,韩国有朴泰桓。体育明星的偶像号召力是巨大的,尤其是对青少年,当我们的青少年宁可嚼着薯条上网看英超和NBA时,中国也确实应该多推出一些本土“英雄”。新华社记者 李 丽 王昊飞 何 军
(据新华社广州11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