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990年,亚运会第一次在中国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举行。在那次全民关注度不亚于2008年奥运会的盛会上,活跃着三名扬州选手的身影——尽管只有3人参赛,却带回了两个冠军和一个亚军。在中国军团创造亚运会历史的同时,三位扬州运动员也书写了扬州人的亚运奇迹——
■本报记者 傅春扬
在《扬州体育志》对北京亚运会不多的记录中,保存着一张照片。那是刚刚参加完北京亚运会的击剑名将肖爱华和足球运动员李红兵回到扬州后与当时的扬州市领导的合影。
照片的旁边是一段文字:“第十一届亚运会1990年在北京召开,扬州江都籍运动员肖爱华参加了女子花剑的比赛,获得团体冠军,个人亚军;扬州高邮籍运动员毛武扬参加了女排比赛,获得冠军;扬州泰县籍运动员李红兵参加了男子足球的比赛。”(注:1990年,扬泰尚未分治,李红兵当时属扬州运动员。)
20年过去了,亚运会再次来到中国。时针无法拨回,但记忆却很容易重复。当我们期待广州亚运会上扬州选手的精彩表现时,同样不能忘记20年前扬州选手在北京亚运会上的神勇。
肖爱华
有遗憾,更是辉煌的起点
初秋的一个午后,记者如约来到南京体育学院击剑馆三楼的一个办公室。肖爱华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自从去年山东全运会剑挑女花两金之后,肖爱华就彻底告别了辉煌的运动员生涯,开始了一个全新的生活——2009年11月,肖爱华出任南京体育学院自行车击剑系主任,执掌江苏击剑和自行车两大竞技体育强队。
谈及20年前的北京亚运会,肖爱华已经记得不是十分清晰了。对于她来
说,北京亚运会充满了惊喜和遗憾。随着栾菊杰的退役,肖爱华成了中国女子花剑队的顶梁柱。在团体比赛中,肖爱华率领中国队击败了韩国队,拿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个亚运会冠军。但在个人赛中,肖爱华却输给了韩国对手,屈居亚军。
个人赛没能拿到金牌,肖爱华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裁判的因素。“1990年,我已经能够在世界杯分站赛上拿冠军了,是有希望拿这块个人金牌的。可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吧。”回忆起那枚与自己擦肩而过的亚运会个人金牌,现在的肖爱华已经很坦然,“1990年失去的金牌,四年后得到了修正,亚运会,我没有遗憾!”四年后的广岛,肖爱华终于将那块迟到了四年的亚运会女花个人金牌收入囊中。
北京亚运会成了肖爱华辉煌的击剑生涯的开始。之后,她一发不可收,铸就了“亚洲女花第一剑”的辉煌。
毛武扬
在国家队拿到的最后一个冠军
目前已经是江苏男排领队的毛武扬,对北京亚运会比赛的印象已经不深了,甚至忘了决赛的对手是谁。不是因为别的,实在是对于那个时代的中国女排来说,亚洲冠军如同探囊取物般。
“那时参加亚运会,拿冠军是意料之中、势在必得的事情。”为了回忆当年决赛的情景,毛武扬甚至给当时的队友李国君发去短信询问。然而,得到的回复却是:李国君也不记得当年决赛的对手和比分了。
谈到自己的国家队经历,毛武扬印象更深的是北京亚运会之前的女排世锦赛。在经历了汉城奥运会的失败之后,中国女排走下了神坛。
1990年的女排世锦赛就在北京举行,这也让中国女排一心希望能在本土重回世界之巅,为此还特地召回了已定居美国多年的主攻手郎平。毛武扬作为替补二传参加了比赛。最终,中国队还是在决赛中输给了前苏联队,屈居亚军。
尽管在世锦赛上夺冠已经有些困难,但回到亚洲,中国女排还是能横扫一切。“别看现在打日本那么吃力,在我们那个年代,日本女排对中国队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惧怕心理,哪怕她们领先两局,最后还是会输给我们。”毛武扬说。
正是带着这种强烈的心理优势,在世锦赛之后的北京亚运会,中国女排以全胜战绩夺冠。这块亚运会金牌,也成了毛武扬在国家队收获的最后一个冠军。
李红兵
北京亚运会也许是永远的痛
李红兵,现任江苏女足主教练。他在接到记者的电话之后,婉言谢绝了采访请求。或许,在李红兵看来,北京亚运会是一段不愿提起的回忆。
李红兵是在北京亚运会的当年被高丰文召进男足国家队的,那是一支背负了过多压力的球队。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中国队被时任国际足联秘书长的布拉特认为是“最不思进取的球队”;在1989年的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上,中国队先后遭遇了两个黑色三分钟,失去了进军意大利世界杯的机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红兵成了那支国家队备战亚运会的一个新兵。
首战,凭借谢育新的梅开二度和麦超的点球,中国队轻取巴基斯坦。次战新加坡,中国队更是取得了5比1的大胜。这两场小组赛,李红兵都作为主力打满了180分钟的比赛。但小组末战韩国队,李红兵却没有出现在首发之中。最终,韩国队凭借徐正源的两个进球击败了中国队。
输给韩国队,只是中国队噩梦的开始。1/8决赛恰逢国庆节,所有人都希望能够用一场胜利为国庆献礼。最终却是泰国队的巴色在第50分钟的一记单刀球。李红兵在替补席上目睹了“惨剧”的发生,却无能为力。
就这样,在一场窝囊的失败之后,李红兵结束了自己北京亚运会的征程。
【后 记】
北京亚运会,是中国走向21世纪的自我介绍,带着几分青涩的气息;北京奥运会,是改革开放30年之久的厚积薄发,透着成熟和自信;广州亚运会,则不仅仅是亚运会20年后再一次来到中国,而是中国人视野、信心、实力的一次美丽跨越。
本报策划的[亚运20年,从北京到广州]系列报道,到今天就刊发完了。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前夕,我们希望通过这组报道,与广大读者一起回顾20年前的北京亚运会,了解20年来中国体育的巨大变化。
20年的跨度,我们对待亚运会的心态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亚运会,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竞技舞台,更是一个亚洲人民交流的平台,是一个让所有人享受快乐的体育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