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下午,记者从广州亚残运会竞赛筹备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两年多的筹备,广州亚残运会各项竞赛组织工作已经就绪。
报名结束赛程确定
12月3日,广州亚残运会组委会接到最后一个代表团——阿富汗代表团的报名,至此,亚残运会竞赛报名工作顺利完成,亚洲残奥委会41个国家和地区会员悉数参加。
广州亚残运会组委会竞赛部副部长孔茂胜介绍说:“在编制总赛程过程中,我们综合考虑了项目特点、项目设置、医学分级、运动会各项活动安排等因素,力求最科学合理。”目前,广州亚残运会总赛程、单元赛程、小项赛程、训练日程已最终确定。他还透露,首块金牌将在男子游泳400米S9项目中产生。
所有场馆完成验收
本届亚残运会共使用19个比赛场馆、6个独立训练场馆,其中比赛场馆均沿用亚运会比赛场馆。独立训练场馆中,除广州残奥中心外,其他5个场馆也是亚运会的训练场馆。目前,所有场馆均已完成验收。
为创造良好竞赛环境,使运动员发挥最佳状态,组委会专门成立了由竞赛部、场馆器材部、信息技术部有关人员组成的场馆体育功能验收工作领导小组,对各竞赛场馆的场地、比赛器材及无障碍设施进行验收。所有场馆将于8日起正式对各运动队开放。
竞赛团队组建完毕
在亚运会基础上,亚残运会场馆竞赛团队增设了运行副秘书长,专责负责亚残事务;在竞赛业务口方面,单独选派亚残事务经理、技术运行经理和编排主管。团队其他业务口人员则在亚运会结束后继续负责亚残运会工作。目前,各场馆竞赛团队已组建完毕。
从6月起,广州亚残运会组委会先后分3批对189名场馆团队竞赛业务口人员进行了系统的业务培训。同时,结合测试赛,培训并考核了658名国内技术官员,并要求场馆团队对竞赛专业志愿者进行强化培训,特别是扶残助残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
按照广州亚残运会赛会运行总指挥部的统一部署,12月3日、6日,亚残运会全部比赛场馆在同一时间,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了赛事模拟运行。通过两次联调测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各场馆团队的竞赛运行能力得到了提升,已具备完成亚残运会竞赛组织运行的能力。
(本报广州12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