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孙朝方
11月27日夜,难忘的广州亚运,走向“仁川之约”。
这个晚上,因开幕式“一夜成名”的海心沙,上演广州亚运会最后一晚的“温馨”———一场欢乐、热闹的“广场歌剧”闭幕式,2700名演员展现亚洲各地不同风情的歌舞,演绎温情,传递喜悦,互道“珍重”。数万观众激情昂扬,一次次欢呼、沸腾、鼓掌。
这是怎样的相聚与挥别?广州亚运的十六天,诗意与浪漫,激情与和谐,洋溢在美丽花城的街头巷尾。当20名亚运志愿者受邀走上中心舞台,微笑着施以“志愿礼”,全场涌起雷鸣般的掌声,他们用周到的服务与爱心,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他们是广州靓丽的风景线。这一夜,我们要记住的太多:59万默默为亚运奉献的注册志愿者“绿羊羊”,上百万窗口服务岗位的“兼职”义工,成百上千万热情好客的广州人……他们都是无愧于亚运盛会的东道主。
这是爱与亚运精神的薪火相传!当仁川热情洋溢地向全亚洲发出邀请,当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法赫德·萨巴赫亲王用中文说“谢谢广州,谢谢中国”时,亚运圣火开始了又一次完美传递。这一刻,我们要感谢的太多:向那些没有获得奖牌的运动员致敬,是他们拼搏的汗水与参与的激情,让亚运更精彩;感谢所有的裁判员、教练员及文明热情的观众,是你们给了亚运多彩的每一天……
这是20年里中国第二次举办亚运会,岭南千年商都广州首次携手最顶级的亚洲体育盛会,与44个亚洲兄弟共同度过了难忘的时光。199金,中国亚运军团毫无悬念地第八次站在了金牌总数第一的位置。
亚运会肇始于半个多世纪前,时值亚洲摆脱殖民统治、追求民族独立之际,亚运会虽历经坎坷,然而从未中断。今天,亚洲这块古老而又灾难深重的土地,面临百年来最大的发展机遇和灿烂的前景,亚运会也进入了黄金时期,成为亚洲人民四年一次交流友谊、促进和谐的重要舞台。
昨晚,47分钟的广州亚运会闭幕式演出,成了亚洲各国和地区人民欢歌曼舞的家庭PARTY,从岭南童谣《月光光》,到印度《蒙格尼》、日本《樱花》、哈萨克斯坦《美丽的贾奈》、印度尼西亚《星星索》、黎巴嫩《愉快的旅行》、蒙古《辽阔的草原》,人们在“很亚洲”的广场歌剧里,同庆亚运盛会的薪火相传。21时许,一场绚丽的焰火后,麒麟、雄狮舞动全场,各代表团运动员像一个大家庭般一齐进入海心沙广场。
一曲《凯旋》里,人们惜别中国、惜别广州、惜别美丽的海心沙和热情的广州朋友。“我爱广州,我爱中国”,人们会记住那句生涩的中文,记住亚运精彩的“广州时间”。
21点23分,广州市市长万庆良将第一届亚运会火炬交给艾哈迈德·法赫德·萨巴赫亲王,再交给仁川市市长,亚运正式进入“仁川时间”。动听的《阿里郎》音乐里,亚奥理事会成员共45个国家和地区的旗帜缓缓飘来,在星空辉映下齐聚成“INCHEON2014”字样。
刚从风情无限的亚洲艺术展演中走来,“仁川十分钟”又把亚洲宾客带入了动感而热情的“仁川之约”———摩天高楼、飞驰列车,这是仁川现代化的城市风貌;火焰、太阳、电光、太极图,这是跃动的韩国元素。名为“风”、“舞”和“光”的三个仁川亚运会的吉祥物斑海豹,向人们发出盛邀:2014仁川欢迎您。
四年前的多哈,我们在闭幕式上经历了一场瑰丽浪漫的阿拉伯神话;今夜,在广州,古老的岭南文化与亚洲文化和谐相融。从岭南水乡到辽阔的蒙古草原、从舞狮舞麒麟到别具风情的印度婚庆歌舞、从云蒸霞蔚的南岭红棉到水火相融的韩国仁川……在这个闭幕之夜,亚洲文化与中国文化如此迥异又如此和谐。
在所有人不舍的目光里,在主题曲《温暖》的歌声里,“芭蕉男孩”再度乘着一片芭蕉叶飘然而至,他擎起“木棉花”灯,深情凝望着火炬塔。随着童声唱完歌曲,燃烧了16天的圣火缓缓熄灭。
亚运之火,生生不息。对广州和中国来说,一届亚运会的结束是另一个起点。
21时45分,璀璨的海心沙。焰火漫天,欢声鼎沸。珠江上彩船华灯闪烁、礼花升空,“亚运之花”的焰火在广州塔层层绽放。
这个夜晚,属于广州,属于亚运,属于全亚洲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