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32个国家和地区,193名“武林高手”“羊城论剑”。与金庸笔下“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各自称雄不同,“广州比武”中国成了绝对的“天下第一”,15枚金牌中一共拿了9枚,前提上,我们还没有参加全部项目的争夺。
从参赛国家和地区及运动员的规模看,武术与跆拳道、柔道、空手道等项目不相伯仲。如今,武术覆盖范围似乎不能说不广,习武之人似乎不能曰不众。然而,这仍然没有改变“武术只是中国的独角戏”的尴尬,别国的业余选手在亚运赛场上,与其说是来争金夺银,不如说是“陪衬”。
亚洲尚且如此,“欧洲的武术水平更低,非洲就甭提了”,来自北京的日本武术队主教练孙建明说。意料之中,这样的竞技结果显然并不能给国人带来多大的“刺激”和“冲动”,但对武术在国外的推广显然多有不利。
马拉西亚武术总会官员张金发直言,国际比赛中,中国如果包揽全部金牌,对其他参赛队伍来讲会很失落。武术要走国际化,中国就必须在金牌上作出“牺牲”。相扑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今年9月的武搏会上,8枚相扑金牌,日本只取一枚,“金牌大户”反而是欧洲选手。这恐怕是相扑能够风靡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
“武术博大精深,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这是中国对外宣传武术的标志性口号。“武术‘打’进奥运”,这是中国武术人的梦想和目标。然而,在中国武术走出去的几十年时间里,“运动”还是“艺术”恰恰是个始终混淆的“概念”。
亚洲武术联合会技术委员会主任陈国荣说,中国武术就好比中国菜的“满汉全席”,门派众多不说,还讲究“形”“神”“气”的统一,其文化内涵自不待言,而这正是武术吸引外国受众的地方。但是,搞竞技武术就得像“麦当劳”,需要标准化、简单化,才不至于让外国人喜欢却看不懂门路,没法练。
武术推广想要简单化,又不舍得丢了“中华文化之精髓”;想要传播正宗的中国文化,却不能放弃“冲击奥运会”等世俗的竞争,武术的尴尬,就在于此。
“日本武术走了分途发展的路子,而中国一直是合在一起推广。”这一点在国际武术竞技项目设置中可以窥测一斑。广州亚运会上,中国武术是42个大项的其中一项,共争夺15枚金牌。而“日本武术”则有空手道和柔道两个大项,分别设有13个和16个小项。武搏会上13个大项有6个来自日本,1个来自韩国,堪称“日韩搏击运动会”。
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出来了。中国摘得9枚亚运武术金牌,就等于拿到了80%以上的冠军;而日本在空手道和柔道项目上只要能拿到一半金牌,也就接近15枚了。实际上,中国赢了“面子”,输了“里子”。不光夺金不占优,如此绝对主导的态势更极大地限制了武术在国外的推广和发展。
从竞技的角度出发,武术就必须从文化符号的限制中解脱出来。然而,一个有点讽刺的现实是,在亚运会赛场上,外国的业余选手是用他们尚未精通技艺的“满汉全席”对阵中国专业运动员已经滚瓜烂熟的“麦当劳”,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在武术套路的8个小项中,中国参加的5项没有给任何对手任何机会。
来自尼泊尔的比卡什·拉伊参加了男子长拳项目,他坦言,“没想过能拿金牌,中国对手太厉害了”。在100多位外国选手中,有大学生、有自由职业者、还有生意人,他们都是被武术的文化内涵而吸引,却不得不面对竞技场的惨淡。
正如陈国荣所言,分途发展应该是中国武术未来走出去的必由选择。武搏会武术形象大使李连杰建议,把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的代表推向世界,在“满汉全席”中选择一道适合标准化、市场开发的“麦当劳”,来完成这一简单化的过程。
在日本,孙建明开的武术俱乐部里,主要普及的是经过简化的“八式太极拳”。“以太极拳为例,我们一直以来除了24式没有别的普及套路,这还是上世纪50年代编的,而且配乐都一直没变过。对外国初学者而言,如果不简化,实在难以普及推广。”他说。一直善于标准化的日本,早于中国就推出太极拳段位制。在中国有了太极拳九段制后,日本对照中国将本国最高段位修改为三段。
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教授徐伟军表示,要打破传统武术和当代社会间的“鸿沟”,让专业化和大众化两条腿走路。武术也亟待标准化,对经典进行“提纯”,有利于向普通爱好者普及;还要有现代的推广模式,如日韩武术的俱乐部形式,以走出公园传艺和“血缘”性师徒相承的局限。
武术这道中国菜,要“满汉全席”,更要“麦当劳”。
武术金牌分布
中国:9枚
伊朗:3枚
中国香港:1枚
中国澳门:1枚
马来西亚:1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