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亚运会给记者一个大跨度漫步岭南的机遇,所谓大跨度是因为比赛场馆相当分散。每日穿梭于广州的东南西北与媒体村,体验广州大亚运。记者们常常在穿梭于场馆之间的班车上耗费时间与体力,难免发发牢骚,我却在颠簸了10多日之后忽然悟出了亚运场馆布局决策者的用心,场馆分散,是有意为之。
记者前日想看看唯一没有中国参赛的“卡巴迪”,乘上发往南沙体育馆的班车,路上稍微塞车就用时50分钟,到达南沙体育馆发现周边是郊区农村,新修的公路宽宽的,沥青路黑黑的,好像还有温度呢。南沙体育馆的媒介经理告诉记者,南沙区是广州最靠南边的区,南边就接着珠江口了,借举办亚运会这里新建一座体育馆,承担武术和卡巴迪两个项目的比赛之后,体育馆就可以为南沙区老百姓全民健身所用,道路交通也改善了。
新建的亚运城(包括主新闻中心、媒体村、运动员村和技术官员村)也偏居广州南部番禺区,从这里出发到相当多的比赛场馆都需要60分钟甚至更长的车程,比如,记者赶去北部的广州体育馆看乒乓球,需要一个小时车程。还有花都体育场,佛山的游泳跳水馆、增城的射击场,更远的从化国际马术场要2个多小时车程。记者采访所到最远的是汕尾的帆船帆板赛场,标准车程3个半小时。
仔细研究亚运场馆地图忽然发现,偌大的广州遍布网状的珠江水系,跨越珠江的立体式路桥向东南西北延伸,好似一个巨大的围棋盘,而新老亚运比赛场馆就像是棋盘的棋子,南沙体育馆、亚运城、大学城体育馆群连起来看,就是围棋高手布局的宇宙流。可以想象,广州亚运会场馆布局的决策者是位围棋高手,走一步,看五步,走出亚运建设与城市建设一举两得的味道。把开发新区与亚运场馆赛后的利用统筹考虑,听说亚运会主新闻中心赛后将计划改造成一座大型商场。南沙区的老百姓赛后有了一个体育馆。现在看似只是一个孤单的棋子,几年之后就可能“做活”一片,今天密集发车的亚运临时班车线,明天可能就是新区的公交线路,运营在亚运大道上。大广州这盘棋因为“亚运”投资布子,也因为“亚运”激活持续发展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