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奖台上,12枚沉甸甸、金灿灿的金牌挂满了王治郅的脖子,焰红的领奖服被灯光照得格外耀眼。领奖台下,11名中国男篮的球员集体一次又一次地向这位33岁的老兵鞠躬致敬。圆满了、完美了,不再有遗憾……一如王治郅在本届亚运会上神一般的表现,在昨晚的这个荣耀时刻,他理所应当地走上“神坛”。
但是,所有队员都知道、邓华德也知道、连王治郅自己也知道,他配得上这样的殊誉……
最后的2分04秒,面对韩国队的绝地反击,仅仅以74∶71领先3分的中国男篮已经有些乱了阵脚,在最需要有人站出来得分的时候——王治郅,还是王治郅!他紧跟快攻上篮的刘炜,补中了最关键的一个进球——76∶71,局面就这样被稳住。熟悉吧,这样的场面,在这次亚运会的关键比赛中,我们总是会看到。
赛后,走进混合区,兴奋就写在大郅的脸上,王仕鹏一脸坏笑地跟在大哥的身后,大喊一声:“鼓掌!”记者们纷纷鼓掌,向大郅致敬。大郅举手表示感谢之后,大声地对王仕鹏回喊到:“好!”于是两人当场笑翻。
人们都在想——当金牌挂满胸前、队友在台下膜拜,大郅在想什么?“很重,真的很重。”王治郅笑呵呵地说,“没想到队友们会有这样的举动,大概是朱芳雨发起的吧,感谢他们对我表现的肯定。”
“这是最好的年代,这是最坏的年代。简而言之,那时和现在很像。”狄更斯的这句名言用在昨晚的王治郅身上最合适不过。“那时”,是那个鲜衣怒马的追风少年,在1998年曼谷亚运会上疯长的青春痘,更是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砍下全队59分中28分的单骑救主。
2002年的釜山,王治郅风华正茂,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与亚运会擦肩而过。王治郅赛后对记者说,今晚这样的比赛让他想起2002年,想起中国男篮兵败釜山、自己却袖手旁观的夜晚。可以想象,守在电视机前看着弟兄们惨遭滑铁卢,当时的王治郅是怎样一种心境。如此,我们便不难理解,八年后又在决赛中再遇到韩国,这场胜利之于王治郅的意义。是的,这不仅仅是一面亚运会金牌,也是对八年前愿望的一个了却。而当昨晚他被队友抛向天空,一切都圆满了。
这是大郅的最后一届亚运会,但这不是他的退役仪式。“我的退役之战不一定会像今晚那么完美,只要国家需要、八一队需要,我的身体还允许,我还会继续。”大郅动情地说,“我很希望自己能去伦敦,但总有一天,就像上下班一样,我上班上了很久,总要有下班的那一天。”
33岁,经历了大风大浪的大郅已经淡定,早已成熟,他甚至鲜见地向记者们提出了要求。“我希望诸位记者在报道今晚的比赛时不要用那么多的形容词,谨慎用词。”大郅真诚地说,“我们去年兵败天津时,没有你们写得那么差;今晚我们夺金,我也不希望你们过度吹捧,我们也没有那么好。总之,只要直白地写报道,不要用那么多修饰的语言。”
好吧,既然大郅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那么就写得直白一点——王治郅,你真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