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幽灵,一个叫兴奋剂的幽灵始终在亚运会上空徘徊。昨天下午,广州亚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一条爆炸性消息:乌兹别克斯坦选手绍基尔·穆米诺夫在男子柔道81公斤级决赛之后的兴奋剂检测呈阳性。这也是本届亚运会首例兴奋剂事件。
甲基己胺属“猛药”
根本不需定量
亚奥理事会医务委员会主席叶加森称,在11月14日进行的柔道男子81公斤级比赛中,乌兹别克斯坦的穆米诺夫不敌韩国的金宰范获得银牌,但就在决赛结束后提交的穆米诺夫的尿样中发现了甲基己胺成分。叶加森表示,此种药物在2009年起就列入兴奋剂禁用清单,2011年则被列为特种兴奋剂。但叶加森拒绝透露尿样中的甲基己胺含量,其理由是因为这种药物太猛,根本不需要定量。“这种药物会使得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加兴奋,只要在体液中发现了这类药物,我们就会作出处罚,不需要定量。”他说。
穆米诺夫究竟是怎么服用禁药的还不得而知,不过亚组委已经否认了禁药来自于官方供应的食物和饮用水。叶加森表示,可以排除在运动员村、赛场等处官方供应的食物、饮用水中误服的可能。“检测结果与运动员村和我们提供的其他一些服务没有关系。”他说。
曾经有过“前科”
乌选手又“以身试法”
在乌兹别克斯坦运动员身上出现广州亚运会首例兴奋剂并不奇怪,因为,该国运动员早就有过“前科”。上届多哈亚运会上,一共发现5例兴奋剂事件,其中两例就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在女子举重69公斤级的比赛中,耶尔米拉·拉米列娃使用了合成代谢类固醇类药物,结果她的成绩是第五名。而在举重男子105公斤级比赛中,乌里诺夫的尿样被查出有大麻成分,而他最终的成绩也只是第七名。这一次,吃了禁药的穆米诺夫也没能因此获得金牌。吃了药才拿了一枚银牌,真不知是穆米诺夫水平太差,还是禁药吃的量偏小。屡次吃药还屡次失金,乌兹别克斯坦运动员也真够倒霉的。
据了解,从11月6日亚运村开村到昨天,亚奥理事会医务委员会一共进行了750次药检,看似不少,但其实只了占计划药检数量的50%。而其中尿检700次、 血检50次的数据和奥运会相比,比例不高。亚奥理事会医务委员会主席叶加森表示,亚运会药检比例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亚奥理事会的资金有限,因此目前亚运会的药检只能是对兴奋剂事件多发的比赛项目进行重点监控,而这也许还会使一些漏网之鱼逃避制裁。看来,要想让本届亚运会更干净一点,亚组委查兴奋剂的工作中还得再“给力”一些。
焦点链接
反兴奋剂中心实验室主任:
广州亚运首例兴奋剂是新药
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检测实验室专家说,本届亚运会公布的第一例兴奋剂事件中的药物甲基己胺是新型兴奋剂,实验室开始针对它检测的时间也不长。
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检测实验室主任徐友宣博士告诉记者,甲基己胺属于新型刺激剂,今年才被列入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禁药清单。目前他还没有了解到医学应用。“我们针对这种药的检测也是不久前开始的。”徐友宣说。
至于此种药物是否已经在运动员中普遍应用了一段时间,徐友宣表示,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一定是发现了一些迹象,才会把这种药列入清单,而且今年已经发现了好几例。
据了解,今年有9名澳大利亚运动员被发现使用甲基己胺,其中还有英联邦运动会代表队成员。刺激剂是最早使用,也是最早禁用的兴奋剂。刺激剂能够有效地消除疲劳、增强体力,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