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记者 黄琼
闭幕式上两次出现了水警蛙人的身影,你看见了吗?尽管他们并未露面,相信细心的观众已经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到底蛙人们是在哪里出现的,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曲折故事?
两度出场都是悄悄来默默走
水警蛙人首先在《星星索》节目中出现。还记得那个从水中浮起的月亮船吗?它便是由蛙人从水底“领”上来的。原本6名蛙人将会与观众见面,但导演组认为蛙人们的出现较突兀,最终确定由一名蛙人下水点亮月亮船后,再悄悄游走。
水警蛙人还会出现在取火种仪式上。随着芭蕉男孩顺利取得火种,16朵木棉花灯慢慢在水中盛开,这些木棉花灯便是由蛙人送上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快报第一期“感动亚运人物评选”中冠亚军的女蛙人李旭咏和男蛙人李应山双双入选。
排练:
午夜下水冷飕飕
虽说潜水都是大家的强项,不过短短几天的时间着实不够,尤其是每次排练后导演组都要根据表现来修改节目设定,几天来,节目一改再改,大家都要折腾到凌晨一两时才能回队休息。
潜水不是问题,可天气真是问题。11月底的广州,晚上站在四面通风的海心沙,即便穿着外套还有点凉飕飕的。
候场:
全身湿冷背瓶助跑暖身
在取火种仪式上,为了给观众带来神秘感,蛙人们必须提前潜入水中,悄悄游到舞台中央各自埋位,并在水下闭气等待。这一等,可就是10多分钟,水下的蛙人不能发出任何动静来。
一连有两个节目,第一个节目下水后,湿淋淋的蛙人们还得在场边等候最后的上场,这一等,就是近一个小时。这样的天气,一上来就冷得瑟瑟发抖,“全身都是湿的,被风一吹更冷了。”广州水警潜水大队大队长蔡海城亲自带队,看到这一幕特别心疼。尤其是有好几天排练,晚上11时多,蛙人们还在水里潜着,“又冷又饿,特别难受。”
为了增加热量,驱走寒冷并顺利下水,在候场时,蛙人们便在场边运动小跑,“后来干脆背上氧气罐这些装备,多负重热量来得快点。”蛙人高尚笑着告诉记者。
尴尬:连轴训练全天“湿身”
蛙人李应山笑着告诉记者,由于晚上回去已经太晚了,大家把潜水服洗好都来不及晾干,第二天又得匆匆穿着来训练,“一直就是穿着这些湿衣服。”
湿漉漉的还有潜水鞋。由于潜水脚蹼不方便走路,大家上场都换上了潜水鞋。这种鞋鞋帮较高,“湿了就不容易干”,“脚都泡烂了”,李应山告诉记者,自己脚掌上有个旧伤口,现在都泡得发炎了。
难题:如何在平滑的水底定位?
记者了解到,蛙人们下水后,必须悄悄潜到各自指定位置“潜伏”,届时水底的控制板会启动,慢慢升起,蛙人们会自动浮上来。
控制板是一块平滑的板面,上面并无任何抓手固定,蛙人们如何战胜浮力“老实”呆着呢?只有靠压铅。压铅是潜水专用的坠重设备,潜水员带着它能对抗浮力。但由于每个人的体重和体积不同,大家只好通过实战来测算每人携带的压铅数量。在前一天的彩排中,女蛙人李旭咏只带了三块压铅,下到水里有点浮,后来她一咬牙,要了六块压铅,“这下总没问题了吧。”她笑着说。
欣慰:露不露脸都无所谓
潜水的问题解决了,那株“画龙点睛”的木棉花又让人发愁了。这株木棉花有四五斤重,但这个重量放到水里可就不行了。由于是塑料制成的,木棉花下到水里往往沉不下去。最终还是只能加压铅,尽管身上的装备已经够重了,但为了呈现木棉花破水而出的美景,只能重上加重了。
从最初的惊艳亮相到最终的默默遁走,蛙人们刻苦排练辛苦表演,却连个露脸的机会都没有,对此,大家也并没有什么怨言。“这都是节目安排,能上闭幕式汇报演出一下就不错了,露不露脸都无所谓啦……”蛙人李应山笑着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