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2010广州亚运会|第16届亚运会 > 亚运评论 > 亚运媒体评论

人民日报:金牌战略路在何方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0年12月06日02:51
  中国体育近来烦恼颇多:足坛反赌扫黑尚未告一段落,本欲在广州亚运会上多拿金牌重树形象,不想,金牌愈多、非议愈甚。

  中国足球要成绩没成绩,要斗志没斗志,却又假赌成风、问题成堆,遭到公众非议不难理解;但中国选手以一骑绝尘之势领跑亚运会奖牌榜,同样遭受越来越多的非议,则令许多体育界人士感到不解。

  如果视争金夺银为发展体育的终极目标,目标实现了,没有掌声却现非议,自然令人沮丧;如果襟怀开阔,既看亚运金牌的一骑绝尘,也看国民体质的不尽如人意,自然会对公众的期待有所理解。

  竞技体育金牌有其独特的历史功绩。在国门初开的日子里,是竞技体育金牌让中国人将“东亚病夫”的帽子抛到了太平洋;在改革开放的日子里,是竞技体育金牌让中国人感受到国家的强大、民族的自尊。人们没有忘记,是竞技体育的率先突破,让中国人以扬眉吐气的强者形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但如果就此将竞技体育金牌神圣化,一切资源围绕如何更多获取竞技体育金牌来配置,一切活动围绕如何更利于获取竞技体育金牌来展开,则事物的发展已经走向了反面。

  当越来越多的经济投入不能换来更多人的自我实现,当越来越多的体坛丑闻开始挑战更多人的心理底线,人们开始思索:到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金牌?到底我们要走什么样的体育发展模式?

  事实证明,中国体育界对在不同历史时期应该获取什么样的金牌、应该如何以更合理的方式获取金牌,一直缺少足够清醒的认识:仅以参赛亚运会为例,自1974年至1982年,中国体育代表团仅用8年时间就完成了从赶超者到领跑者的角色转换。但当上领跑者后的28年间,中国体育界做到的只是亚运会金牌从“百金”到“千金”的数量积累,却没有更好地兼顾亚运金牌“质的突破”。至于体育的发展路径,更是难以看到理论的探讨和现实的转变。如此一来,单是审美疲劳带来的不满与懈怠,就难以避免。

  时至今日,中国体育界应该明白:包含亚运金牌、奥运金牌在内的竞技体育金牌依然重要,但绝不能将此视为唯一追求与终极目标。以更少的投入、更合理的方式获取更多、更具含金量的金牌,以更充沛的精力、更积极的状态投入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工作中去,力争奋发向上、有所作为,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社会的期待和群众的呼唤。

  作者:钟文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王正坤)  | 我来纠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2010亚运奖牌榜全部榜单>>

亚运赛程完全赛程>>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