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11月24日体育专电 题:掌声同样送给他们——亚运赛场的“无牌”强者
广州亚运会将于11月27日落幕。要说再见的时候,令人难以忘怀的,或许是惊心动魄的巅峰对决,或许是领奖台上风光无限的新秀大腕,或许是偶像夺冠时赛场里那山呼海啸般的激情时刻。
的确,一朝成名天下知。亚运会的赛场,给了体育精英们展现自我、走向成功的舞台。光灿灿的奖牌、媒体粉丝的追捧、超越对手的喜悦,正是对他们“十年寒窗”的回报。
但是,奖牌有限,冠军寥寥,与绝大多数的参与者相比,能被“天下知”的还是凤毛麟角。所以,不要忘了还有这么一些“无名选手”:他们“实力不济”,但自信执着;他们“成绩不佳”,但梦想不灭;他们无缘奖牌,但同样快乐。
他们,同样配得上送给冠军的掌声。
11月15日,举重赛场。
冷冰冰的杠铃,一次次的试举,以往硝烟弥漫的赛场,在这一天突然有了一丝温馨的味道。
来自孟加拉国的运动员穆罕默德·哈米德·伊斯兰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无疑是最幸福的。
在比赛抓举和挺举比赛间隙,体育馆中突然响起了生日歌。在吉祥物“五羊”的陪伴下,在全场观众祝福的歌声中,伊斯兰走上场地中央,度过了难忘的35岁生日。
比赛中,伊斯兰虽然只获得小组倒数第二,但据他的教练说,他已经超水平发挥。
也许,正是感受到了这样的温暖,伊斯兰才有了超越自我的发挥。而这样的温情时刻,让竞技场不再冷酷,也让体育有了多重内涵。
11月16日,羽毛球场。
为了参赛,一对马尔代夫双打选手往返两地需要12个小时,但他们在亚运会上的亮相时间只有短短的12分钟。
这对业余选手名叫沙希德·扎杨和穆罕穆德·沙里姆,在短暂的一瞬后,他们以悬殊比分败给了印尼选手。
虽然弟子输得很惨,不过,在教练艾哈迈德看来,帮助年轻人实现梦想比获取奖牌更加重要。因为在马尔代夫,有很多人热爱羽毛球,愿意将其视为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不是以输赢来衡量体育的价值。只要我们敢于走上场地去挑战强者,这就是胜利。”
马尔代夫人的执着信条告诉人们,只要敢于挑战极限,你也可以成为体育场上的强者。
11月17日,武术赛场。
倒数第一名,18岁的乌兹别克斯坦姑娘奥莉加·卡尔玛津娜以这样的成绩结束了第一次亚运之旅,但她的脸上依然是招牌式的甜美笑容。
这个项目满分20分,在12位参赛选手中,只有她的总分没上16分。
成绩看似尴尬,但在这位快乐女孩的眼中,亚运之旅带给她更多的是参与和收获的喜悦。“我能从事太极拳这么美的运动,来到广州这么美的城市,见到了这么多武术高手,当然很开心啊。”
这个率真姑娘的笑容提醒人们,体育,其实无非就是一种游戏,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从中享受快乐,也是体育的目的之一。
类似这样的小众故事,在亚运赛场几乎比比皆是:还记得,在女子万米决赛中,被甩了3圈、仍然孤独地跑完全程的蒙古国选手奥特根巴雅尔,她的坚持让人想起了阿赫瓦里,她也用行动再次阐释了“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的体育精神;
还记得,31岁的雅辛托·巴罗斯的那句“站在这里就是骄傲”的质朴话语,这个皮肤黝黑的汉子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的坚持只为了让人看到东帝汶选手也可以站在亚运会的举重赛场上;
还记得,在男子皮划艇激流回旋比赛中,印度选手维克拉姆·辛格·班达里虽然不慎翻船落水,但他在上岸后又立刻回到决赛的起点,并果断划桨、冲向回旋跌宕的激流中。
……
与争金夺银的高手相比,这些“无牌选手”虽然鲜为人知,但却同样有着挑战极限的魄力。而且,他们能更为释然地享受体育的快乐和内涵。因此,他们是幸福的,他们同样是强者,他们也带给了广州亚运会别样的风景。(完)
新华社记者岳东兴 毛一竹 詹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