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亚运会自行车赛场上,连环撞车事故竟然屡屡出现。继女子记分赛7名选手先后相撞之后,17日,在男子凯林赛决赛中,撞车事故再次发生,中国选手张磊与马来西亚、伊朗选手撞在一起,被迫退赛。男子记分赛决赛中撞车场面更为火爆,摔倒的乌兹别克斯坦选手沙耶霍夫暴怒,怒踢导致自己摔倒的韩国选手,不过却踢到了教练身上。
一场场事故,使得场地自行车这项运动看起来相当“疯狂”。但有教练分析说:“场地自行车本身并没有刹车装置,运动员只能用脚进行制动。比赛时,场地自行车时速高达50公里以上,场地内一旦有运动员摔倒翻车,很容易造成连环撞车。这使得该项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
的确,场地自行车的高水平选手飞驰起来,令人有“生死时速”之感,选手们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碰撞而受伤。几乎每次自行车场地比赛,都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相撞事故。
场地自行车比赛,顾名思义,比赛全部在赛车场进行。赛车场为椭圆盆形,跑道宽5到9米,弯道坡度最高甚至达到45度。但“对付”坡道的技术正是一名优秀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应该具备的能力,也是必修课。在坡道上,骑得慢反而容易摔下来,达到一定速度就没事了。利用坡度产生离心力,反而能保证运动员不会因高速骑行而被甩出去。
在回放自行车比赛事故的录像时,人们能够看到,当前面的自行车选手摔倒之后,后面的选手似乎根本不做避让,而是直接撞上去甚至是碾过去。这其实并非有意为之,想想看,在极快的速度之下,在没有刹车的情况下,想短时间内降低速度显然不可能。
不过,场地自行车的危险性与赛道坡度并无太大关系,撞车事故纯属意外,因为这个项目本身就是多人在狭小空间内高速竞争,尤其是记分赛等集体出发的项目比较容易发生事故,以往多届世界大赛包括奥运会都曾在该项目上出现多车连环相撞的事故。而据记者了解,广州自行车轮滑中心的场地自行车赛道,全部用西伯利亚进口的300年树龄以上的赤松板铺装而成,为国际标准的250米赛道,质量非常高。看来撞车确实是因为运动员高速比赛中的一些偶然失误造成,与场馆本身并无关系。
(本报记者/黄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