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11月9日体育专电(记者叶前·肖思思)达娃央宗,这个名字熟悉亚运的人都不陌生。20年前,她在念青唐古拉山下,采集了北京亚运会圣火火种。
如今,一列列满载全国各地游客的火车,在念青唐古拉山山下的青藏线上飞驰。在位于海拔7117米的念青唐古拉雪山主峰脚下的当雄县宁中火车站附近,立有一座白色的雕塑——一位藏族少女手持火炬——就是达娃央宗。1990年8月7日,14岁的达娃央宗,在那里采集了北京亚运会圣火火种。
时隔20年,达娃央宗再一次与亚运圣火零距离“亲密接触”。9日上午,在广州交易会琶洲展馆主舞台对面,她接过了在广州市区传递的第207棒“潮流”火炬,向着传递终点跑去。
“真的很激动,我又一次触摸了亚运火炬,广州市民的热情和到处洋溢的亚运气氛,让我又一次想起20年前采集北京亚运火种的那一刻,那种紧张下的加速心跳又一次撞击我的心灵”。当把火炬交给当天的最后一棒火炬手、亚奥理事会副主席、香港奥委会主席霍震霆后,达娃央宗如释重负。
与20年前第一次离家到北京一样,经过亚运洗礼“大变样”的广州也令曾经到过广州的达娃央宗惊叹不已,“广州真的变化太大了,变得很漂亮,我想这就是亚运会给一座城市带来的财富。”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采集圣火到2004年在北京传递雅典奥运会火炬,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祥云”到今天广州亚运会擎“潮流”,20年来达娃央宗与火炬结下了不解之缘。“圣火见证了我们祖国的强大,也伴随着我成长,”她说。
20年前的懵懂少女,如今已成为西藏大学的一名教师。任职于校团委的达娃央宗,每天的工作就是要面对7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族学生。2000年,她走进了婚姻殿堂,丈夫叫普布丹增,是西藏民航局一名普通的机务维修人员。
20年后,22岁的云南姑娘康辰晨在居庸关古长城上通过凹面镜点燃了广州亚运会圣火火种。与康辰晨不同,达娃央宗当年在青藏高原采集火种并没有经过那么多轮的选拔,但对于经历过从北京亚运辉煌到广州亚运激情开幕20载历史跨越的人们而言,她似乎已成为不可蘀代的、永远的圣女,化作永恒的记忆。(完)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