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2010广州亚运会|第16届亚运会 > 亚运其他

亚运会广州体育再创辉煌 六环节六难题值得重视

来源:中国体育在线/sportspress.cn 作者:黄心豪 陈建族 陈醉媛
2010年12月06日14:13

  广州12月5日电 在刚刚落幕的第16届亚运会上,40名广州籍运动员代表国家队出征,参加21个项目的比赛,有18人次获得金牌、6人次获得银牌、10人次获得铜牌,共获得13项第一、5项第二、8项第三、6项第四、1项第五、1项第六、2项第七,参赛人数和所获金牌、奖牌均超过历届亚运会,并以明显优势名列广东省21个地级市第一位。这是广州竞技体育连续两个周期实现了“在全省绝对领先、在国内城市列前、在国际综合性大赛金牌榜上有位”战略目标的又一个新标志点。

  近8年来,广州市培养了陈燮霞、杨伊琳、杨维、张洁雯、杨景辉5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21人、亚洲冠军47人、全国冠军155人,向上级训练单位输送运动员230人。其下属的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先后被授予“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08年北京奥运会突出贡献集体”等荣誉称号。学院经过科学选材的后备人才进入“十四年一贯制”职业教育体系,通过系统学训,升入高水平运动队及其他高校的学生占毕业人数的66%,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

  广州市体育局局长刘江南告诉记者,运动员参加各种比赛创造出优异成绩,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退役后,学院努力培养提高他们的体育职业技能,让他们顺利地进入社会就业,这是他们反哺社会的第二次贡献。

  “科学选材、系统学训、求实竞赛、及时输送、紧密跟踪、妥善安置”六个环节,以全新的视角开创性地提出了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并从体制、机制、内容上完善了我国培养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模式,这一理论架构对今后我国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实施举国体制,培养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全国同类学校借鉴和参考。作为这一理论提出的单位和实践者,广州市体育局又是如何理解的?

  “‘六个环节’的提出,是广州市委、市政府赋予广州市体育局的使命,也是广州市体育局党委集思广益的结果。”广州市体育局局长刘江南明确表示,这是广州市体育局党委经过研究提出的。

  难题一:如何把好入口质量和数量关

  破解:科学选材

  “广州培养运动员环境很好,既能得到很好训练,又能提高文化素质,所以我们就慕名而来,希望小孩能到伟伦(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训练。”2000年,已淡出篮球圈的山西魏强、石林梅夫妇带着身高已达1.83米的女儿南下广州,为女儿展开半专业的训练和学习。此前,他们刚谢绝了江苏和上海等体校的召唤。十年后,他们的女儿已代表中国女篮征战世锦赛,此人正是身高2.07米,有“女姚明”之称的魏伟。

  “到广州后,我们哪里都不想去了。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是什么让魏强夫妇如此“迷恋”广州?他们说,广州选拔人才很科学,能测试女儿的身高将超过2米,有很好的训练、比赛和学习环境。简言之,“科学选材”。

  把好运动员入口的质量和数量关,这既是竞技体育的难点也是重点,这就需要“科学选拔”。选材成功,就意味着人才培养成功了一半。广州科学选材有9字方针——选得准、选得早、选得来。

  对所有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进行选材测试,包括骨龄、形态、机能、心理、素质、专项指标,评价合格方可入队,以保证科学选材“选得准”;“选得早”,根据不同项目的不同特点要求,提出了不同的起步选拔年龄,目的是不要错过儿童生长发育年龄可接受训练的最佳时期;“选得来”,教练员一旦发现有潜质的孩子,与家长、学校、老师取得联系时,一般都能得到支持,使广州市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源源不断。

  广州市体育局副局长李志强告诉记者,以往凭教练的经验主观判断选苗子的模式已经被彻底改变。目前,广州确定了科学选拔指标体系,以广州市体育科研所制定的《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手册》,《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评价软件》,《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测试方法》DVD教学片为依据,形成了科学选材的形态、机能、心理、素质、专项成绩或基本技术、教练员评定循环模式。

  难题二:如何保证训练学习“两不误”

  破解:系统学训

  在我国,长期困扰运动员的一大难题是:如何协调好训练和文化学习,做到“两者兼顾”呢?

  进入新世纪以来,广州市体育局经过探索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们认为,“科学选材”只是这个体系的第一步,要做到训练和文化学习两不误才是关键。于是,他们让教师和教练根据运动员的初始基本情况,制定了为达到一定目标的文化教育、竞技技能(包括体能、技术、战术和心理等)全方位的学训方案,也就是所谓的“系统学训”。

  “系统学训”核心内容是训练、教学、科研、医务监督的“训、教、科、医一体化”。首先制定“系统学训”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及进阶课程衔接标准。前九年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贯穿心理素质、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为后面的职业教育打基础。后五年是职业知识、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在获得大专学历的同时,还获得进入就业市场的通行证——职业资格证书,能较好地兼顾岗位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既满足了运动员退役后就业的需要,又考虑了其整个职业生涯的需要。

  训练时,按照各自项目的青少年训练标准的要求进行训练安排,所有教练员都有详细的训练计划,都能够对自己的训练进行总结,并对总结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教学时,倡导有效的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术科教学采用“教、学、练、赛、育”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传授技术、学生学会技术、练习巩固技术、参加比赛提高技术、达到指导受教者掌握技术的目标。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邹联清告诉记者,在学制上体现灵活,实施学分制管理;在教学安排上,根据训练和比赛的特点,安排六个半天上课、六个半天训练、晚上上课的课程安排;在考核方式上,建立有利于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建立自评与互评、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管理性与激励性相结合的有利于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在遇到重大赛事时,采取个别灵活授课、学完即考核的灵活方式。

  学院十分重视校内实训教学基地建设,校内已建有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国家游泳队、田径队、击剑队训练基地、广东省14个项目青少年训练基地及广州市青少年训练基地。同时,广州亚组委投入5600万元改造校内各场馆,使之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并指定为亚运会16个项目的训练场馆。2004年以来还投入822.1万元用于校内计算机、体育保健康复、形体、运动解剖、运动康复推拿等实训室的建设,满足了各专业校内实践教学需要。

  学院还先后与其下属13家单位达成协议,建立合作关系。与广州市多家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开展订单培养、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师资培训多方位深层次合作。此外,学院还塑造“德优”,注重隐性课程开发,如坚强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等有效地转化、迁移到文化学习与品行塑造上来。

  对此,奥运冠军张洁雯的妈妈周艳红深有感触。她说,张洁雯能有今日的成绩,与在广州伟伦体校得到良好的训练和学习分不开。

  跆拳道出身的2008届毕业生赵善灿、陈秉坚,毕业后具备了良好的技艺和经营知识,开办了中韩跆拳道馆,现已拓展4间分店,到他们的跆拳道馆进行培训的学员络绎不绝。

  难题三:如何杜绝改户口、假年龄

  破解:求实竞赛

  改户口、虚报年龄、雇用“飞行军”、服用兴奋剂……这是竞技体育存在的弊端。

  竞技运动的表现形式是在运动比赛中展示出优秀的运动成绩,参加并完成各项竞赛任务,真实地反映教学训练的成效,同时也是对教学训练成效的检验。只有在公平公正的条件下进行的竞赛 (包括年龄、性别、资格、身份、成绩等),才能够真实反映个人竞技能力和教学训练成果。因此,“求实竞赛”不但涉及训教成果之一竞技能力,更涉及法律法规和体育道德。

  广州市体育局党委在研究解决这一弊端时,认为必须要把“求实竞赛”放在体育事业的头等大事来抓。

  “求实竞赛”不仅是对竞赛管理而言,更重要的是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从小进行诚信教育,提高他们思想道德方面的认识,使他们把弄虚作假视为一种耻辱,彻底摒弃。学院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十四年一贯制”教育阶段把思想品德教育、爱国教育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并通过教师、教练、学院职工多方评价,刻意培养和监督他们诚信、公平公正、爱国爱校、尊重他人等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些道德观、价值观和公共行为的养成会使他们为后续的职业岗位道德形成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学院建立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注册档案,将运动员的年龄列入计算机管理的系统中,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年龄从小就有据可查,有资料可供管理。在选拔的测试中,把骨龄问题看得很重要,决不允许超过骨龄规定的学生参加青少年比赛。

  广州市体育局局长刘江南表示,由于近8年来,广州下大力气狠抓“求实竞赛”这一环节,所以无论在刚刚落幕的广东省运会上,还是在过去的城运会上,广州很多夺冠的选手在国家和广东省狠抓赛风赛纪的情况下,比赛成绩往往比第二名高出一大截。这就是“求实竞赛”带来的效应。

  难题四:如何解决基层教练手握“良苗”不输送

  破解:及时输送

  当前,我国竞技体育输送后备人才存在两种弊端:一是一些基层教练为让自己的得意弟子常年在市、省级比赛中多拿金牌,谋取利益,手握“良苗”不输送,耽误“苗子”更快成长;二是输送“苗子”后,撒手不管,没做好输送后长期的思想和心理沟通。如何解决这些弊端,把握输送人才的特点和机遇,这就需要做到“及时输送”。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黄德敏告诉记者,事实上,及时输送既是后备人才发育年龄时间的需要,也是一种选拔竞技体育人才的科学要求。对广州而言,这同时也是检验“十四年一贯制”教学训练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及时输送”主要体现在“送得及时、送得出、选得上”。由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生长发育期间的变化较大,送早了,特点不突出,显示不出个人才华;送晚了,错过发展的最好机遇,对人才的成材不利。所以,应对省队、国家队、八一队、行业体协及社会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年龄结构、技术特点、素质要求、形态特征等信息做到了如指掌,同时对用人单位选拔的时间、规律、需要、缺项等都掌握清楚,及时与这些单位沟通,力争通过各种试训、面试,让他们对选拔的人才进行更好地培养,发现他们的潜力,做到及时输送。

  为鼓励教练输送人才的积极性,广州制定了针对输送教练奖金的政策。“每位输送教练培养的队员,该队员在运动生涯期间,所获得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亚运、全运和全国冠军等名次,广州都有相应的高奖励。”黄德敏表示。

  近几年,该学院后备人才培养输送任务完成突出,2005年至2008年,共向上(广东省队、八一队、国家队、高校)输送251人,并且在国家队集训的队员较多,近4年来一直保持在30人以上,2009年达到40人,这项输送指标数据远远超过全国大多数省区市体校,处在国内排头兵位置。2008年代表中国参加北京奥运会的选手就有12名,其中11人进入了前8名,夺得2块金牌、2块铜牌,被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奥委会授予“北京奥运会突出贡献集体”的光荣称号,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表彰,社会上许多人士也称赞该院是“冠军的摇篮”。这些显著的成绩足以见证广州市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及时取得的辉煌业绩。

  难题五:如何给输送到国家队的队员提供保障

  破解:紧密跟踪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为了让从广州输送出去的国家体操队队员杨伊琳更好备战,广州市体育局和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领导以及输送教练多次与杨伊琳及其父母进行思想交流、沟通,甚至还煲汤给杨伊琳等,为她奥运夺魁提供了良好的后勤保障。

  广州市体育局局长刘江南告诉记者,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到国家队和省队后,仍然代表广州参加世界和国内重大比赛,仍然是广州的运动员。为了能够尽快熟悉新的训练生活,为能够早日成材铺平道路,作为运动员的“娘家人”有责任、有义务定期跟踪帮助,进行思想引导、生活关心、经验传授等。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邹联清也表示,“紧密跟踪”对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最终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与一般体校将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出去后,培养环节就结束相比,该学院将后备人才的培养过程向前延伸,把输送后的紧密跟踪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为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成才创造了更加温馨和谐的育人环境,从而保证了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成才质量、数量的提高。

  为了把这项工作落实到实处,广州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一是每个被输送到国家队和省队的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广州市体育局的竞赛部门和学院的训教部门必须对其负责到底,关心他们的成长环境、运动技能的提高,思想品德的发展;二是每逢重要的节假日,如春节等,市、局、学院领导和老师、学生的家长专程前去看望学生,让学生感到家的温暖;三是对输送出去的运动员,仍注意他们平时训练的信息,并及时沟通,做到对他们的情况了如指掌,及时解决发生的各种问题;四是输送出去的运动员都继续享受其原有的竞训津贴,体现人文关怀。

  难题六:如何解决退役运动员升学、再就业

  破解:妥善安置

  运动员退役后,如何解决升学、再就业问题?

  广州市体育局局长刘江南告诉记者,退役安置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成功与否。广州市体育局以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为平台,通过狠抓“十四年一贯制”的学训教育,使运动员具备了职业技能,打通了就业的通道,解决了这个难题,这就是所谓的“妥善安置”环节。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黄德敏告诉记者,只有健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退役保障机制,才能妥善解决退役运动员升学、就业等各种问题。对每一个运动员来讲,都要面临退役后的前景和出路问题。

  “十四年一贯制”职业教育方案,较好地解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系统学习、学业升迁和就业的问题。对于退役运动员,进入高职学习阶段,可以选择适合他们需要的专业,学习和掌握体育高职教育要求的专门职业技能,提高他们就业的竞争能力,保证他们能够完成对自己成才培养的完整教育过程。学院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和构建了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健全和完善了退役安置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体系,针对退役运动员开展了系列的职业技能培训。为他们今后的就业创造机会和条件,培养他们为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另一重要举措是完善制度保障,健全法律依据。各级政府颁发的关于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相关文件,为解决退役运动员的升学、就业等问题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2002年以来,广州市体育局通过指令性安置、经济补偿、升学就读等措施,先后安置了111名省市退役运动员。其中,安置广州市退役运动员32名,经济补偿48名;安置接收广东省退役运动员31名。目前,广州市正在推进《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办法》出台工作,真正让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有法可依。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不仅取得了优异的运动成绩,还同时获取了“毕业证、体育技能证和职业资格证”三证书。经过 “十四年一贯制”培养升入高水平运动队及高校的学生占毕业人数的66%,其他均在学院接受本科、大专学历的学习和技能培训。毕业生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一些退役运动员在体育、营销、保险、服务等行业大显身手。近两年的就业率平均达到93.21%。2010年该院顺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并获得高度评价。

  刘江南认为,“六个环节”模式重点解决了运动员入口与出口、学习与训练、培养与成才等三组大难题。

  一是入口与出口的问题。通过科学选材,把好入口的质量和数量关,既是难点也是重点;运动员妥善安置既涉及政策层面,又关系优秀竞技体育人才一生的发展,更关乎为国争光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这两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使整个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渠道畅通。

  二是学习与训练的问题。尽管对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文化学习视为系统学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训练中体力的消耗,比赛误课等因素影响,后备人才文化学习的情况并不乐观。通过课程内容、授课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后备人才的学习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三是培养与成才的问题。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结构如金字塔一样,到达塔尖的冠军凤毛麟角,诸多因素影响着“塔”的建设;通过科学选材、系统学训、求实竞赛,近年来提高了后备人才的输送率和成才率。

  刘江南说,建立和完善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科学选材、系统学训、求实竞赛、及时输送、紧密跟踪、妥善安置”六个环节实施的操作程序和科学标准,为我国此类人才的培养提供可参照的典范,对我国今后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黄心豪 陈建族 陈醉媛)  

(责任编辑:厉胜男)  | 我来纠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2010亚运奖牌榜全部榜单>>

亚运赛程完全赛程>>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