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君:鉴于韩国组合在围棋混双赛中出现明显的“非正常行棋”现象,组委会某位竞赛工作负责人告诉记者,从职业棋手的角度看,这种做法就是为了赢棋。
由于比赛用时采用的是包干制,中国围棋协会于2002年审定的规则是这样的:包干用时制是规定基本时限之内必须结束比赛的计时办法,超时判负。韩国组合朴廷桓八段/李瑟娥初段在比赛中尽管败局已定,但想充分利用这一规则。然而,他们显然对规则的理解还不够充分,因为在对这一规则的细化条款中就有一条是“裁判长有权制止无理消耗对方时间的非正常行棋”。
这位负责人说,中国方面对规则的细化就是为了避免一些棋手在比赛中出现“抖机灵”的做法。下棋就是为了赢棋,利用规则赢棋的情况也有不少。再加上17岁的朴廷桓本该服兵役,但为了韩国棋手在亚运会上取得好成绩,他被特批不服兵役。这种特殊待遇给他造成一定心理压力,想赢棋的愿望也就更加强烈了。于是他与搭档在比赛中出现30步“非正常行棋”,试图利用规则造成对手超时输棋。
考虑到朴廷桓和李瑟娥都是未满20岁的年轻棋手,出于对他们的爱护和对围棋形象的保护,组委会决定不公开他们“非正常行棋”的棋谱。因为一旦公开,他们无疑会受到中外围棋界的批评与指责。
至于有棋迷怀疑“非正常行棋”棋谱的真实性,这位负责人表示,“千真万确”。(广州11月21日电)
(来源:华奥--中国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