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的国内局势,孱弱的经济情形,让他们不敢对成绩有太多的奢求,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在亚运赛场上,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亚拉,一个人的国家队
没有教练指导,局间休息只能一个人喝水,没有任何人陪同,比赛结束后只能独自匆匆离去,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只为上场26分钟……这是昨天在天河体育馆参加比赛的一位伊拉克羽毛球运动员,名叫亚拉·阿扎德·阿卜杜勒·哈米德,也是本届亚运会上,伊拉克队惟一的羽毛球运动员。
那里有战争,但我只想打球
亚拉24岁,出生在伊朗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羽毛球爱好者,在他们的引导下,他从小喜欢上了这项运动。“我很爱羽毛球,就像我的爱人。但在伊朗,我想打羽毛球的话,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以我的实力,根本不可能参加亚运会或者奥运会。”他说。
在他14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生活。“当时我参加了一个比赛,在那里碰到了伊拉克奥委会的朋友,他们问我愿不愿意代表伊拉克打球……”尽管伊拉克局势动荡,但因为对于羽毛球的挚爱以及父母的期望,他同意了伊拉克方面的邀请。“伊拉克有战争,但我只想好好打球。我知道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想说的是,任何人都有梦想,即便那个梦想看起来不可能实现。但你要知道,如果不努力,梦想永远都只能是梦想。我知道林丹,他很厉害,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像他一样站在奥运冠军领奖台上。为了这个目标,我已经奋斗了10年,我无怨无悔。”
一个人的国家队 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孤独
昨天亚拉同中国香港选手胡赟的比赛本该毫无悬念,但第一局最后时刻,场上的比分是18:17,亚拉领先。这不仅让所有观众感到惊讶,也让胡赟有些意外,甚至自嘲地笑了一下。
出现这种场景并不奇怪。因为在羽毛球赛场上,几乎没有人认识亚拉,比赛当天,亚拉也是一个人出现,没有教练,没有队友,给他加油的只有零星几名观众——— 因为印尼名将陶菲克的比赛也在同时进行。“伊拉克羽毛球队只有我一个人。”亚拉说,“我的教练没有来,所以我基本上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比赛,但我并不觉得孤独,因为这是我追逐梦想的道路,这点孤独,算不了什么。当然,我也希望和许多人一样,周围总是围满了关心他们的人,但对我来说,没有去比较的必要,我只有做好自己的事情,继续一个人奋斗下去。”
一天练球十小时 伦敦也会有他的身影
“我觉得发挥还可以,”失利后亚拉说道,“输球有很多原因,我还不是很适应这里的场地。”因为为了节约经费,第一批抵达广州的伊拉克代表团中并没有亚拉,这也使他失去了赛前适应场地的机会。
其实,亚拉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在战火纷飞的伊拉克练球。作为职业运动员,亚拉在马来西亚的一家俱乐部接受训练,并时不时参加联赛。谈到他的“第二故乡”伊拉克,亚拉说:“在那里,羽毛球并不是一项流行的体育运动,人们更喜欢足球。”亚拉表示,闲下来的时候他也愿意去踢两脚,但很少能有这个时间,“我每天训练10个小时,每周训练5天,没有太多时间去从事别的运动了。”
“这是我第八次参加国际赛事,亚运会是我参加过的最大的综合性赛事。”亚拉说。由于航班辗转的关系,亚拉抵达广州用了12个小时左右,而他的比赛只打了26分钟就已经结束了。
亚拉说,他对自己的表现还比较满意:“我的目标是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一次失败带给我的经验比无数次训练都要多。到时候如果不出意外,我也会是伊拉克惟一一个参加羽毛球项目的奥运选手,但是,是不是一个人不重要,因为我喜欢羽毛球。”
苏丹,最落寞的台球手
除了伊拉克之外,阿富汗选手在本届亚运会上的表现,也足够吸引大家的眼球。
在男子美式9球1/8决赛中,一位皮肤黝黑的选手显得没精打采,情绪很低落。的确,昨天的比赛中,阿富汗选手纳迪尔汗·苏丹表现起伏不定,原本3:0领先越南选手阮福隆的他,最终遭遇逆转,无缘八强。
苏丹穿着一件成色有点旧的黑色西服背心,黑色的西裤也有点皱,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他脚上的黑色皮鞋也已经破了,皮有点往外翻。整场比赛中,除了开始有点激情外,大部分时间他都坐在椅子上,默默看着对手表演。4:6落后时,一位穿着白色T恤的教练员来了,他的凉鞋也是破的,这是苏丹的教练。他在场边看了一会比赛,眼见苏丹4:8落后,也就起身离开了。
球台上还有两个球时,苏丹便开始拆球杆了,他已经放弃了比赛。看着阮福隆轻松清台,他也礼节性地握握手,然后离开,他的眼睛红红的,有些湿润,“发挥不好,输了”。“可以谈谈你的职业生涯吗”,记者用英语问了好几遍,苏丹都表示听不懂,“我只会几个单词”,一脸诚恳的表情更显出他内心的难受。 (阎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