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举70公斤,挺举90公斤,总成绩160公斤。今天,东帝汶举重运动员巴罗斯早早就结束了自己的广州亚运之旅,成绩倒数第一,但这个皮肤黝黑的汉子眼神中没有遗憾。他说:“我希望让人知道我们东帝汶选手也可以站在亚运会的举重赛场上。对我来说,能站在这个赛场上本身就是一种骄傲。”
3个月前,巴罗斯才开始练习举重。此前,从事保安职业的他只练习过健身者常常采用的卧推杠铃。他说:“我觉得可以来参加一下亚运会,就找到了教练开始练习举重,然后就来参赛了。”他每天8点到17点上班,下班后骑自行车到训练馆去训练。所谓训练馆,不过是一个小房间,里面只有一副杠铃,甚至连练挺举所需要的支架都没有,“只能直接抓起来练”。
31岁的巴罗斯没想过成为超级明星,已是两个孩子父亲的他骄傲地说,来广州之前,他的儿子捏着他的手臂说:“真是个强壮的男人啊!”这句话,让巴罗斯下定决心将举重生涯坚持下去:“我还准备参加明年在印尼举行的东南亚运动会。”
奥林匹克重在参与,每一个参与者都是胜利者,都是英雄。来自文莱的16岁中学生李莹诗也同样抱着“站在赛场上就是骄傲”的信念,出现在了广州亚运会的赛场上。
在今天的广州亚运会女子长拳比赛中,中国香港选手耿晓玲以9.75分折桂,李莹诗只获得7.72分,离奖牌还很远很远。然而,这是她第一次零距离接触亚运会。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亚运会,我发挥得很好。我知道拿奖牌是不可能的,其实拿不拿奖牌对我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来到广州,在亚运会上打比赛了。”这位文莱姑娘显然更在意第一次代表国家队出征就能参加亚运会。
还在读高中一年级的李莹诗3年前才开始练习武术。“我妈妈是中国功夫的超级‘粉丝’,”她说,尽管与武术结缘是为了妈妈的微笑,可是自己很快就喜欢上了武术。“除了可以打比赛,在学校能耍上几手中国功夫,也是很酷的。”当然,李连杰的功夫片也是她的最爱。
在广州亚运会上,文莱只有2名运动员参加武术比赛。尽管两个“90后”姑娘都与奖牌无缘,“但我很享受这场比赛,很喜欢站在亚运赛场上的感觉……”李莹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