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2010广州亚运会 > 广州亚运会开幕式 > 开幕式新闻

编导解密开幕式 闵锐:演出结束 泪水是喜悦的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2010年11月14日16:14

  在亿万观众的瞩目下,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晚会11月12日晚惊艳亮相。记者获悉,在这次开幕式文艺演出的编导团队中,有一个实力不可小觑、立下汗马功劳的“广西阵容”,他们分别在《大地之水》、《海洋之舟》、《白云之帆》等几个重要篇章中担任执行导演,令大家惊叹的“空中飞人”、“惊涛骇浪”、“红棉花开”等节目都出自他们之手。

  晚会结束后,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连线了这个“广西阵容”中的李紫君、闵锐和刘滨三位编导。闵锐告诉记者,当晚会接近尾声、亚运主火炬点燃的那一刻,所有的演员都在场内蹦啊、跳啊,最后激动得抱头痛哭。“我理解他们,这是喜悦的泪水,幸福的泪水!”

  刘滨:

  塔沟少年最能吃苦

  在开幕式上,180名威亚少年以八面风帆上的图案为背景,在空中摆出各种造型,其中包括笑脸、飞翔的海鸥以及体育比赛中的跨栏等。由于风帆高达80米,悬空的演员必须通过上下左右的位移实现拼图,每次变化都让人感受到精彩和刺激,令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不断发出惊呼。在《白云之帆》环节中的“空中飞人”,被总导演陈维亚称为“开幕式上的金牌节目”,演出结束后,也被众多网友评为“最给力的高空表演”。

  负责“空中飞人”编导的刘滨,是南宁市歌舞艺术剧院的编导。他告诉记者,刚开始陈维亚总导演曾给出一个思路,就是“要有一个立体的表演”,至于怎么弄,他要求所有的编导们“尽情去发挥聪明才智”。“可以说,这个节目是我们大家一起‘磨’出来的,9分钟的表演,排练就用了整整一年零三个月。前面有一年的时间,都是在河南的训练基地度过的,反复试验了很多遍。这是世界上从未有过的一个节目,第一次用人体、钢铁结构和音视频完美结合展示的艺术创举”。

  表演的主角、来自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塔沟武校的少年们给刘滨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一起吃,一起住,从去年8月31日排练至今,400多个日日夜夜朝夕相处。我想说的是,塔沟的孩子们是我见过的最能吃苦的演员”。2009年冬天,河南下起了大雪,但这个“空中飞人”的节目每天仍需排练10个小时以上。“我们编导在下面穿厚厚的棉袄,戴棉帽,手被冻到差点都拿不好话筒,但上面的孩子为了动作的灵活性,只能穿单衣。有一次我到上面去看他们,发现每个孩子的脸都被冻紫了,但他们仍然用发抖的声音说可以坚持”。刘滨告诉记者,那一次从高空下来后,他背着孩子们哭了很久,心里除了感动之外,更坚定了排好这个节目的决心。

  演出结束后,刘滨接受了许多媒体记者的采访,每一次被问到节目表演中他有没有担心时,他都会平静地回答说没有。“因为这个节目我们训练了很长时间,孩子们曾按照半小时来演出,所以9分钟不算什么,完全是‘十拿十稳’的事情”。采访中刘滨还告诉记者,在“空中飞人”这个节目中,在舞台下背对观众的操绳手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他们虽然没有飞上高空,但整个画面连接的整齐度和节奏都需要他们来掌握,还需要用身体的力量去推拉。“说句心里话,我更佩服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甚至比飞在上面的演员功劳更大”。

  李紫君:

  红棉花瓣里暗藏“钓鱼竿”

  亚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伊始,《大地之水》第一段落就是《红棉花开》,大片大片的红棉花瓣绽放在舞台上,还绽放在一棵“红棉树”上。当看到这个节目的时候,许多广西观众都表示,怎么似曾相识?在连线南宁歌舞艺术剧院编导李紫君时,这个疑问有了答案。原来,在南宁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红棉花,是广州市的市花,而舞台上“大树”的造型,则借鉴了不久前在南宁举行的中越青年联欢晚会中“友谊之树”的构想。

  李紫君告诉记者,他此前一直关注过红棉花的造型,也一直想将它运用到舞台上,亚运会正好有了这个机会。节目的第一稿出来时,总导演陈维亚对红棉花在水上绽开和水上的倒影非常满意,但认为还缺少一个“点睛之笔”。今年8月,李紫君在回南宁排练中越青年联欢晚会时,主舞台上的“友谊之树”反响很好,他马上想到,能不能也把红棉树“搬”到亚运会的舞台上呢?这个创意得到了陈维亚的认可。“预演时,当朵朵红棉花盛开在红棉树上,现场观众无不赞叹。当红棉花在飘舞之后回归树上时,达到了最完整、最完美的舞台效果”。

  李紫君还告诉记者《红棉花开》在排练中发生的一些趣事。原来,表演这个节目的120位男演员来自山东的武术学校,平时练惯了“刚”的动作,一时间根本“柔”不下来。“我想要的效果是‘花瓣飘舞’,仿佛岭南女子一般,柔情似水,但刚开始时他们完全找不到感觉。”李紫君说,“他们的领队甚至找到我说,导演啊,能不能加一些刚强的动作?我哭笑不得,要求他们必须克服这个困难。”

  说到“红棉绽放”的舞台效果,李紫君表示,其中还经历了不少曲折。“你想啊,如果每人拿一朵花上去,那挺傻的。我们找到方法就是一个人背上一个很大很柔软的道具,一个人就是一片‘花瓣’,它在水的倒影下冉冉流动、缓缓起伏,时分时合。为了找到‘花瓣’的效果,道具师们想了几种方案,最后决定用红绸那一款,而支撑的骨架,是钓鱼竿,有韧性、有弧度,效果特别好!”

  红棉花瓣里竟然暗藏钓鱼竿!说到这里李紫君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他透露,排练中,由于武术学校的男演员还是难以改掉刚猛的作风,花瓣中的钓鱼竿折断了不知多少根,为此道具师特别苦恼,每天都要重换钓鱼竿。

  演出的时候,李紫君在指挥台上很紧张。他说那一刻“神经紧绷”,因为演出之前所有的编导都签下了“责任状”。“不仅仅是担心我负责的这个环节,每一个环节我都很关注,祈祷千万别出差错。因为一旦出了问题,会给整个晚会抹黑,全体编导都会感到难过”。演出结束后,李紫君收到不少圈中好友的短信,大家纷纷赞叹红棉花瓣的美丽,有的甚至认为表演中使用了鼓风机,才有那么好看的效果。李紫君只得一一向他们解释说,没有鼓风机,一切都是毫不起眼的钓鱼竿起的效果。

  谈到“广西阵容”在亚运会开幕式晚会的编导中发挥的作用,李紫君表示,才华是一个方面,另外陈维亚曾担任过多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导演,对广西编导比较熟悉,能够人尽其才。另外,广西和广东地域文化相近,广西编导更易解读岭南文化符号,很多东西一说就懂了。李紫君还向记者透露,《大地之水》中那批提着灯笼、引人注目的“渔家女”,表演者大多数也是广西的舞蹈演员。

  闵锐:

  还没见过刚出生的儿子

  《海洋之舟》这一篇章的第二段落,是惊心动魄的“出海扬帆”。这个节目展现了岭南汉子踏波扬帆出海,构筑海上丝绸之路的不凡历史。而在这个环节中,最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要数“世界上单体面积最大的铁制舞台船”,这艘大船可360度摇晃、有46位演员在上面进行高难度地表演,而船下有600多名海浪舞者,100多人推船。来自广西艺术学院的编导闵锐告诉记者,为了攻关这艘大船在表演中遇到的困难,创作组成员前后花了两年的时间,才实现了这一逼真的景象。

  “这可能是迄今为止大型运动会开幕式上出现的最大道具,都可以去申请吉尼斯纪录了”。为了形容演员在这艘大船上的表演难度,闵锐还问记者有没有坐过“海盗船”,“这可比海盗船晃多了,前后左右都在晃动,刚开始时没有一个演员不呕吐的”。记者了解到,吐得最厉害的,当属这个节目中的男领舞演员、来自蒙古族的小伙子周戈特力加。他在这次演出之前,从来没见过大海,更别提坐船了。节目开始排练后,他甚至悄悄打起了退堂鼓,找到导演表示,“实在承担不了这个演出任务”。后来在闵锐的多次鼓励下,周戈特力加用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才适应了这艘大船,才能自如地在船上表演。

  排练中,还遇到了很多道具上的困难,其中最主要“瓶颈”来自轮子。闵锐说,大船共有6对复轮,四个角的轮子是活动的,中间的两对轮子是死的,支撑着船体,四个角的轮子方向误差只要超过5度,船体就会卡死,无法动弹,甚至翻倒、脱轨。所以为了攻关这个节目,从编导、演员到舞台美术设计人员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在亚运会开幕式的排练中奋战了两年,闵锐最遗憾的事情是没有时间更多陪伴家人。记者获悉,在亚运会开幕式前的一天,闵锐的儿子呱呱落地。“我还没有机会见到他,只是听说有八斤多,是一个大胖小子”,说到这里,记者似乎听到电话那头闵锐有一点哽咽:“12日的庆功宴结束后,我将马上飞回南宁,和老婆儿子说一声对不起。不过我想他们会理解我的,因为能参与亚运会开幕式的编排工作,也是一件为国争光的事!”

  

(责任编辑:李萌萌)  | 我来纠错

南国早报

123粉丝

关注

南国早报

123粉丝

关注

转发到微博

已转发1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2010亚运奖牌榜全部榜单>>

亚运赛程完全赛程>>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