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2010广州亚运会 > 广州亚运会羽毛球 > 国羽动态

揭秘国羽训练营:集训时间紧 林丹防伤病有绝招

来源:中国体育在线/sportspress.cn
2010年11月05日08:16

  新人拭刀锋 老将了恩怨

  细数中国队出战本次亚运会的名单,除了个别球员外,多数人均是亚运赛场上的新兵。

  既然是初次参加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新秀们心中难免会有些忐忑不安。身兼女双和混双两个项目的赵芸蕾就表示自己很紧张,“团体一定要打好,单项只要发挥自己的水平就行。”对于每一个有兼项在身的球员而言,始终要面临如何分配体力和精力问题。“尽量休息好,多与搭档沟通,我觉得不会有大问题。”赵芸蕾对此很有信心。备战开始阶段,混双组保持着一周两次到三次训练。张军与陈其遒两位指导会共同到场授课,这也是赵芸蕾最开心的时刻:“混双组人多,男生女生凑在一起,感觉像个大家庭。”

  男双小伙儿徐晨也是第一次参加亚运会,“既感觉兴奋又有压力。”经历了一周的大强度训练,他感觉自己和搭档郭振东的状态恢复得不错。面对为自己的亚运之旅制定了怎样一个目标的问题,徐晨腼腆地说:“帮助男团夺冠吧。毕竟在这样的综合性运动会里,团体冠军代表着最高荣誉。”至于对单项赛有何种期待,徐晨觉得,尽力打好每一场球就可以了。

  林丹打单项赛肯定是板上钉钉。就在教练组为派谁占据另一个名额而苦思冥想时,陈金恰如其分地折桂世锦赛。于是,总教练李永波便做了个“顺水人情”:“人家拿了冠军,我能不用他么!”早在常州大师赛期间,李永波就斩钉截铁地定下了陈金将参加亚运会单项赛。能脱颖而出并获得认可对于陈金而言自然是美事一桩,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他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在采访亚运会备战期间,记者常常在馆里目睹“三打一”的阵势。面对隔网而站的三个“敌人”,陈金总是奋力地左扑右挡。一次次后场扣杀,一次次往前封堵,一次次倒地救球,他都毫不惜力。“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就是陈金对自己出战亚运会立下的规矩。

  “听说天河体育场的空调开得挺大,风向不太好掌控,希望可以早点去馆里适应一下。”女单主力汪鑫的备战工作做得十分细致入微。不久前肠胃患病的她瞬间瘦了8斤,吓得教练组不敢让她累着。“我在队医的建议下把中药停了,现在还差一两斤就恢复到以前的体重了。”汪鑫很有成就感。身体状态越来越好,也抹掉了一块心病。“只有保证训练才能保证成绩。”汪鑫说,“单项赛的目标就是不输给外国人。”

  与上述队员相比,林丹可谓是亚运会的常客了。2010年将是他第三次踏上亚运战场。这在世界范围内都不多见,难怪有圈内人士开玩笑地评价道:“林丹都快成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林丹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有所下降,加之近来状态并未达到最好,让他格外重视亚运会的备战工作。从集训开始,老帅汤仙虎就为林丹度身打造了训练计划,并亲自上阵指导。小小的A4纸上,经常被汤导密密麻麻写满计划和要求,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是绝对不会下课的。“我信任汤导,他给了我很多帮助。”对此,林丹满怀感激。

  如果说2002年釜山亚运会是初出茅庐太过稚嫩;2006年多哈亚运会三战陶菲克缺乏运气;那么2010年广州亚运会,人们希望成熟稳健的林丹可以拿下职业生涯中唯一没有染指的冠军。对此,在参加某次活动时,林丹已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你们媒体总说拿了亚运会冠军才算大满贯,弄得我都睡不好觉了。”话虽如此,随遇而安、享受过程是活在当下的林丹最大的追求。“一个人不可能始终保持状态,更不可能永远不失败。对我来说,把过程做好最为重要。”

  不过,作为名副其实的“一哥”,他的一举一动始终惹人牵挂。某个下午,为了防伤病,林丹在持拍的左臂上缠了许多黄绿色的绷带。这抢眼的造型着实吓坏了羽排馆看门的大妈,慌忙向记者打听:“林丹怎么了?受伤了啊?亚运会还能打吗?”连珠炮似的发问,倒让记者一时语塞。

  男双老将蔡赟/傅海峰以及换了搭档的郭振东都是第二次出战亚运会了。前者同样面临着年龄增大、能力下降的现实问题,且从第二场比赛开始,场场都是恶仗。好在这对老搭档经验丰富,状态很稳定。训练场上的蔡赟总能保持嘴角上扬,可见心态相当放松。四年前,郭振东与谢中博杀得风生水起;四年后,他将和新搭档徐晨冲击最高领奖台。对于郭振东而言,现在还不是考虑结果的时候,这些天,他说得最多的话则是:明天继续上量,加油!

  一样的厮杀,不一样的亮剑。期待这“不一样”的结果是不一般的战绩。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杜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