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卫北京报道 作为中国足协中超筹备办主任,郎效农对未来的中超有很大的发言权,5日,他对记者说:“我个人认为,2004年中超队伍数量不能少于8支,否则无论从规模还是赛事整体上都不太像一个高级联赛。” 对于2004年中超的队伍数量究竟多少支合适,郎效农称球队的数量很好确定,关键是要看俱乐部在硬件和软件设施上的改进程度。在确定好大的原则和范围之后,可以通过俱乐部的公决来决定球队的生死,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并不大。郎效农说:“中国足协作为管理者,肯定要出台一些统一的规章制度和相关的方案,但具体的东西还需要中国足协与俱乐部的探讨。比如说球队数量的问题,这要通过俱乐部老总大会来决定。”据郎效农介绍,中国足协限制中超队伍的数量,不是要对一些俱乐部怎么样,而是要使新的联赛建立在更高的标准上,适应中国足球改革的大方向。 如果真的最终只能有8至10家俱乐部进中超,这意味着有5至7个甲A俱乐部将被淘汰出顶级联赛,这也意味着2003年的甲A联赛会空前惨烈。对此郎效农不愿做过多评价,他只是说:“中国足协制定的中超标准和进入中超的条件中,甲A联赛的名次只是一方面,关键是俱乐部自身的建设要有更高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 郎效农称,中超联赛应该是建立在更加规范化、更加职业化的基础之上的。“中超联赛应该在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平台上启动和提高,这需要更好的观众市场、广告市场,在提高水平刺激球市的基础上形成商务互动,使中超联赛有更为健康和良好的形象。”郎效农强调,中超联赛的启动单纯从数量和对2003年联赛的影响上讲,是比较简单的,更为复杂的工作是与社会广泛合作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比球队数量的多少要重要得多。 据郎效农介绍,中超筹备的大部分工作已经完成,在2003年第四季度全面推出中超联赛的具体细节是毋庸置疑的。“筹备工作其实难度不大,像大家关心的中超委员会是由俱乐部代表组成的,只要制定好相应的规章制度,很快就能组建中超委员会。因此,全面提高俱乐部的综合实力是中超联赛的关键。” 残酷的名额竞争势必会产生某些俱乐部在某些方面的“暗箱操作”,比如标准中涉及到的净资产、经营收入等量化的问题,但郎效农认为这些在标准中都有十分严格的限定,在这方面俱乐部不会有什么空子可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