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方案可能实施不下去了。”就在前一阵有关中超的不利传言还到处都是。但是昨天在上海举行的甲级俱乐部总经理联席会议上,中国足协副主席张吉龙明确表示中超肯定要在2004年上马,“到明年第四季度,包括中超、中甲在内的全新的四级联赛体系必须要完成构架,以保证2004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准时开始。” 据张吉龙介绍,目前中国足协有意把参加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球队控制在8到10支左右,而中国足球甲级联赛的队伍将在10到12支左右。至于到底哪些球队进入中超,哪些球队进入中甲,这些都会根据制定的中超和中甲标准,由各俱乐部的老总公开评议。由于球队数量减少,因此关于如何改革赛制使比赛的场次不受到影响的问题,也将由各俱乐部讨论以后拿出方案。 此外,中国足协还明确表示,2004年中超和中甲球队注册时必须用中性的名称。这就意味着球队不能像现在这样通过出卖冠名权而获得收益,像青岛哈德门、四川开米森这样的名字将不可能出现在球队的名字中。 这样一来,即便是满打满算,中超加上中甲的球队也就是22支,而明年甲A和甲B的俱乐部一共有29支。很明显,将有至少7家俱乐部被挡在职业联赛的门外。而且从现在的15支甲A球队到2004年中超的8支或者10支球队,如此高的淘汰率也势必将在明年引发一场各俱乐部间急功近利的大战。 首先是进入中超和中甲的门槛,球队经营、场地设施、梯队建设,这些都是硬指标。按照中国足协的设想,没有达标的俱乐部将一律被取消资格。目前各家俱乐部最头疼的就是俱乐部的效益问题,圈内人都很清楚,对于现在的各家俱乐部来说,中超标准里的每年赢利额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达不到怎么办,很有可能就会滋长各家把目标瞄准中超的俱乐部弄虚作假的行为。如果没有被发现,而顺利得逞的话,那么对于中国足协,对于刚刚起步的中超联赛的危害肯定将是毁灭性的。 中超毕竟还是国内最高水平的联赛,因此明年的联赛成绩将直接决定俱乐部有没有进入中超或者中甲的资格。毕其功于一年,虽然从中国足协到各地方的俱乐部都在喊中国足球有太多的急功近利,但是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无论是什么样的俱乐部都难免会变得急功近利。可以预见,明年联赛前的转会市场肯定热闹异常,外援的水平也将越来越高,而教练下课的几率也将越来越大,弄得不好什么“假球”“黑哨”的问题就将重现江湖。 面对2004年中超和中甲巨大的诱惑,2003年的联赛的激烈和受关注程度必将是空前的。在巨大利益杠杆的驱使下,真的很难保证没有人会铤而走险。中国足协和各俱乐部如何解决好这些容易发生的问题,将直接关系到中国足球的根基———联赛,也将直接关系到中国足球的未来。晨报记者俞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