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队输给智利的比赛,实际上把大有希望进军前8变为没有什么希望,谁都知道面对埃及与面对阿根廷简直是天壤之别。在比赛前,许多球迷(当然我也是其中之一)都认为中青队至少打平没有什么问题,大概都基于中青队毕竟不同于那些无能的历届国家队,都基于中青队从香港四强赛到世青赛前两场均有别于他们的老大哥。但我们恰恰忽略了,中青队是扎根于中国足球的土壤的。尽管我激动地撰文称中青队是沙漠里的鲜花,但我的确只是看到它的绽放而忽略了毕竟扎根在沙漠中。而中国足球有个通病、顽症甚至不治之症,一是总在小河沟里翻船,另一个就是打平即可总是输。 这个顽症从中国足球进入世界足球大家庭就开始了。 1980年春,中国队开始冲击奥运会的大战。中国队分组对手很强,有多年的亚洲冠军伊朗队和刚获亚运会冠军的朝鲜队,还有新加坡、印度等二三流球队。在对伊朗时,中国队领先到最后两分钟才被对手扳平。对强硬的朝鲜队也是领先后被追平的。由于中国在对弱队时净胜球领先,因此只要最后与弱旅新加坡打平即可出线。中国队在这场比赛中射门多达30多次,必进之球就达十几个,近距离打在门柱上4次,但打平即可的目标不仅没有达到,反而在对方仅有的一次机会中输掉了。这场比赛结束,主教练年维泗发出“天不助我”和“上帝不在我们这一边”的哀叹,他主动辞去国家队主教练职务。 1983年,曾雪麟率队赴曼谷争取洛杉矶奥运会入场券,在对韩国队时都没有输球,最后只要打平泰国队即大功告成,可是在滂沱大雨中,中国队以0:1败给弱于自己的对手。 1985年5月19日世界杯外围小组赛,中国队打平香港即可小组出线,但在不赢两个不算赢的狂热情绪下,中国队个个像急火火的敢死队队员,虽然场面上占尽优势,最终出人意料地以1:2失利,并酿成了震惊中外的“5·19”事件。这也是打平即可出线而未能出线的最著名的“战役”。 在高丰文的任期内没有出现打平即可出线而最终翻车的战役,相反有在客场不胜不能出线的“华山一条路”,那次却涉险成功,进军汉城。但后来的两个“黑色三分钟”也是与那些遗憾的结局殊途同归,可见中国足球真是个破筐,什么样的失败都可以往里装。接下来徐根宝执政,1992年在吉隆坡只要最后一役战平韩国便可进军巴塞罗那,徐根宝也信誓旦旦地喊出“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出线”,没想到9分钟就被灌了个3:0。 戚务生出任国家队、国奥队主教练后,也在吉隆坡遭遇最后一战打平可以进军亚特兰大的决战,没想到以0:3的大比分败北。这是中国足球在进军世界杯和奥运会时所碰到的大战役,历史居然一次次地重演,如今又让一致被看好的中青队重蹈覆辙。“打平即可总是输”像瘟疫一样传染着一代又一代国脚、国奥脚与国青脚。 这么多令人遗憾之极的比赛在一个国家足球界重复,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我们心理素质实在太差,心里脆弱得像一层纸,对方稍稍一捅即破,明明形势有利也变得不会踢球,攻不敢攻,守不会守,患得患失,顾此失彼。二是由于我们的足球是缺少技战术含量的鲁莽足球,虽有一身力气和一副高大的身子骨,但不善控球,不善转移,不善迂回,不善动脑,也不会有效地拖延时间和打快速反击,因此总是在有利的形势下落得个无可救药而告终。 有人说要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有人说要学会在有利的形势下控制局面,那都是权宜之计,“打平即可总是输”差的不是一时,而是差的久远,亏的不是临场,而是亏在基本。好在十强赛对手不强,我们尽量力争在倒数第二轮就能让形势明朗,不要到最后一轮还需战平才能出线,那可又悬了。 (搜狐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