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春是中国一汽的工人,可算得上赫赫有名。周长春出名靠的是他的车技。这儿的“车”不是豪华光鲜的大汽车,而是极不起眼的自行车。周长春最拿手的是倒骑自行车,人送外号“张果老”。因为这个绝活,周长春上过中央电视台的《正大综艺》,骑车带着当时的主持人杨澜兜过风,因为这个绝招,他获得了一系列奖项,参加了许许多多大型活动。当然,因为骑自行车骑得跟常人不同,他也品尝了与常人不同的酸甜苦辣咸,离合悲喜欢。这些,都是故事,让人读来跌宕起伏又妙趣横生的故事。骑着自行车和汽车较劲 周长春小时候正是文革那段年月,穷是不必说了。买个自行车也得凭票,一般人买不起。周长春家里有一辆本地产的“红星”牌自行车,老得快掉牙了,车闸还是最原始的“脚蹬闸”,即遇到紧急情况时,用脚猛踹车轱辘,直到踹停为止。周长春天生喜欢自行车,人还没有自行车高时,便推着车满地跑,因此没少挨摔,愣是把自行车的两根大梁都摔坏了。也正因此,他小小年纪就练出了一身上好的车技。小学时,伙伴们都是步行上学,惟独他蹬着一人多高的自行车。正是那份自豪感,支撑着他始终不满足于自己已经掌握的技术。 周长春那时最爱骑飞车。有一回下大雨,上学必经的大马路被雨水冲坏了,只剩下一条靠墙根的小道,只有一尺多宽,人走在上面得小心翼翼,生怕不小心栽到旁边的泥水里。小长春却骑着车在小道上来来去去。对面来了人,远远地看到这边一个骑自行车的小孩,躲也没处躲,吓得大喊:“你下来,你快给我下来!”周长春嘻笑着回答:“您别动,侧一侧身子就行。”那边的人赶忙把身子贴在墙面上,这边“哧溜”一下像条泥鳅一样就钻过去了,看得行人目瞪口呆。路边有的人家靠墙搭起一个小窗台,他也不下车,车子仍骑得飞快,到了跟前,一歪头,“唰”地过去了,把屋里的人吓一跳。如果赶上前面有汽车、拖拉机等机动车辆,周长春更来劲了,专门跑到人家跟前去和人家赛车。人家快他也快,人家慢他也慢,人家猛地来个掉头,他也跟着一个掉头,从没失过手。汽车厂附近的司机们只要一看到那个骑自行车的小孩,都觉得好气又好笑:“这孩子不要命了,怎么专跟硬家伙较劲?”周长春上初中时,有一天老师讲“八仙过海”,提到八仙中的一个人物———倒骑毛驴的张果老。周长春忽然灵机一动:人家骑毛驴能够倒骑,我骑自行车能不能也倒着来?这个想法一下子就钻满了他的脑子。放学以后,他找一块空地就练了起来:两手倒背扶着车把,脸朝着后面,车子却一个劲儿地向前走。那是多么别扭的一种状态?周长春的原则是,把别扭的练顺溜了,这一手就算练成了。周长春一溜歪斜地掌握着车子平衡,一边还得瞅着前后的路,先是小心翼翼地骑,再往后便骑得加快一点。一步一步地练习之后,他终于练成了倒骑自行车,一路骑个十里八里,已经不成问题了。接着,他练起了更玄的———双手撒把倒骑车。当然,他这是偷着练,不敢让老爸看见,老爸一看见他玩这一手就想揍他:“你以为你是杂技演员啊?要是摔死了,我不白养你这么大了吗?”摔死倒是没摔死,周长春却是摔昏过几回。有一次他双手撒把在马路上倒骑,一个走神儿,前车轮轧在了一块砖头上,车子翻了,身体正好磕在车把上。他眼前一黑就昏过去了。十几分钟以后,才慢慢睁开眼睛。见前后没人,也不敢声张,扶起车子就回家了。 接下来,周长春练习在倒骑车时弹吉它。就像浪漫的电影画面一样,周长春买来一把吉它边骑边练。但令人遗憾的是,他的车技越练越精,吉他却越弹越糟,让人听了难受。最后他只好放弃弹吉他———自己不是搞音乐的料。于是他改成在车上摆练各种姿势。这是他以后在自行车上表演各种绝技的雏形。 惊险动作常常吓着观众高中毕业后,周长春进入长春市一家工厂上班,在工作之余还是玩自行车。那时是夏天,每天傍晚吃完饭,他蹬上自行车就奔向汽车厂文化宫广场,那儿是乘凉的好去处,聚集了大批的闲人。“玩自行车的那个小伙子来了。”只要这么一喊,广场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拢来,俨然有了名人效应。周长春站在车座上,用一只脚稳住车把,像一条水中的鱼一样划进场地,立刻掌声一片。周长春时而倒立,时而横卧在车座上,时而又在车上扮各种鬼脸。周围的人大声叫好。每次表演完,总有老头老太太给他端水递冰糕。 那年夏天,周长春新学会了几种花样,天天到文化宫广场去练习。而那几天,沈阳的一个歌舞团到汽车文化宫来演出当时正火爆的霹雳舞和流行歌曲,许多拿着票来看演出的人一见这儿有如此精彩的表演,就驻足引颈站在圈外看,一看就忘了入场时间,不知不觉就与歌舞表演擦肩而过。周长春提起这段来就无比自豪:“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的自发性围观比起那些正襟危坐的欣赏要更有说服力———我喜欢被围观。” 但是广场的治安员不喜欢这种围观。只要周长春走到哪里,群众就跟到哪里,卖雪糕的和卖瓜子的也跟到哪里。闹哄哄的跟赶集似的。治安员们看见周长春的身影就过来撵他:“快走快走,这不是你呆的地方!” 周长春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练习一些极端的高难度车技的 。普普通通的车上表演已不能再满足他的表演欲。他骑车来到长春市著名的风景区———净月潭。这儿山峦林立,坡陡崖深。他骑车从一个坡度足有60度的山道上猛地冲下去,耳边忽忽生风,真刺激!接着练习一个更为令人心惊肉跳的项目:骑车飞快地冲向一道悬崖,车就要到悬崖边上时,大活人整个儿从车上分离出来,而车却沿着惯性冲下悬崖。他站起身拍拍屁股上的土,一瘸一拐地到崖下去拣已经摔得七扭八歪的自行车。这样的练习在每个节假日都要进行几次。 长春市有个著名的南湖,湖边有一座拱桥。那时拱桥上还没有护栏,人走在上面都提心吊胆。周长春就在拱桥上练习“人车分离”———前面摆两个笨重的大椅子,两个椅子中间拴一根绳子,在车子与绳子接触的一刹那,要么是车子嘎然而止,人飞向湖面,要么是人从车子上跳下来落在地上,车子却掉进水里。桥离湖面有七八米高,看着都眼晕,能够从上面跳下去,不要说技巧,光就胆量来说,也非一般人所具有。 周长春这么白天黑夜地练,最吃亏的还是他的自行车。附近几个修车的摊主都很喜欢周长春,只有他才是他们生意的忠实照顾者,看见他扛着一辆面目全非的自行车回来,他们远远地冲他打招呼:“嘿,哥们儿,今天摔得怎么样?”他们不说练得怎么样,而是问摔得怎么样! 周长春摔得最狠的一次是有一回在墙头上练倒骑。墙头有两米多高,宽约一尺,按理说,周长春在上面倒骑一圈应该不成问题。可那次他是失手于在上面做动作,掉下来以后他当场就休克了,在医院里躺了好几天。好在小伙子皮糙肉厚,用东北话说就是“扛造”(经得起折腾),出院后照样苦练功夫。 “掌声给我力量” 1991年冬天,广州“中华百绝博览会”组委会正式向周长春发出邀请,希望他到广州参加表演。他们提出的条件是,让他自己倒骑车从长春骑到广州来,不能借助于其它交通工具。当时“中华百绝博览会”在全国声势非常大,各地身怀绝技的奇人都以能参加此次活动为荣。周长春欣然领命,用了35天时间,一个人和一辆车抵达广州。 到达后,组委会为他专门开了一个欢迎仪式。在仪式上,周长春即兴蹬上自行车,正骑倒骑,时而高高跃起,时而侧歪倒地,在高速度快节奏的非常表演中,一套花样翻新的车技绝活引来阵阵掌声。此后的64天时间里,周长春天天在广场上表演他的各类绝活。他把每一个细胞都调动起来,把平时练习的东西表现得淋漓尽致。“掌声给我力量。哪一天如果别人不喜欢我了,我要么就发明新招,更新技术,要么就干脆不练了。”周长春快人快语。 在1992年春天,“中华百绝博览会”,组委会在《南方日报》上刊登选票,由群众推选出本届博览会的优秀节目。结果,周长春的车技因“最奇、最绝、最险”而以绝对的票数获得第一名,周长春一举成名。此后,当时红极一时的电视节目如《正大综艺》、《东方时空》等也采访了他。主持人杨澜为了体验一下飞车大侠的风采,特意坐上他的车,让他带着兜了一圈风。节目主持人赵忠祥还与他合影留念。 周长春参与策划并组织实施了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倒骑车,倒计时”的大型活动。1999年春天开始,他从北京出发,途经十余个省份,60多个城市,到达澳门,倒骑车走完全程。他每到一地都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从1993年至今,周长春应邀先后在不少电视电影里当特技演员,尤其是在电影《敌后武工队》里更是大显身手。他为主人公贾正做替身时,根据剧情需要提出了一个个独特的创意。比如,在敌人的追堵下,他设计了一个主人公飞车越过土墙的情节,为此他着实受了一番皮肉之苦,但这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突出了。 让所有人了解中国的民间文化 然而,鲜花与掌声总是短暂的。周长春在一次次表演后开始感到了某种失落。他发现还有着许多像他一样怀揣绝技的人,但是他们远不如自己幸运,而这些绝技因为其练习的特殊性,很可能由于一个生命的了结而就此完结。因此,拯救、整理和传播这些绝技就成了当务之急。在1999年到2001年这几年里,对周长春来说,是沉默和思考的时期。他觉得自己已经步入中年,不能再光靠自己的表演去吸引观众了,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民间文化。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决定建立一个自己的网站。2001年3月,他的个人网站终于艰难地诞生了。在网站的发刊词上,他深情地对观众们近十年如一日的支持表示了感谢。同时也告诉他们,自己将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去发掘民族文化,宣传民族文化 (搜狐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