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科健模式”冲击 记者张卫北京报道7月17日下午,就在科健和埃弗顿俱乐部联手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同时,中国足协也在召开新闻发布会,由“中超”办公室主任郎效农就2004年中国足协即将推出的“中超联赛”准备情况和原则问题等向媒体进行通报。但与400多名记者出席“科健”、埃弗顿俱乐部新闻发布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出席足协新闻发布会的记者寥寥无几。科健效应难免不会影响未来商家在选择赞助国内还是国外联赛上的兴趣,不过郎效农倒并不是特别担心,他很淡泊地说:“科健走向英超是企业行为,在足球市场逐渐全球化的情况下,企业更拥有选择市场的自主权。我对中超的前景还是乐观的。” 中超可能作出调整 郎效农称,类似“科健”的想法,以前在与中国的俱乐部老板交流过程中就已经听说过,像今年4月份在与重庆力帆俱乐部老板尹明善交谈过程中,他就想把力帆的广告做到伊朗去。在中国足协公布的中超建设纲要里,明确了要进一步扩大中超联赛的市场资源。对于足球市场问题,郎效农解释说:“企业行为基本上是从市场角度考虑的,在中国已经加入WTO的前提下,足球市场更加全球化。外国的企业会在中国做广告,中国的企业也会到外国的足球市场去做广告。” 郎效农称,以前大量的外国企业在中国的足球市场做广告,而中国的企业很少有在国外足球市场做广告的,今后这样的局面会逐渐改变,即将启动的中超也遵循这样的规则。郎效农说:“中超联赛的相关管理规定还没有正式出台,但可以肯定的是中超足球市场也会按照规律去做。从前赞助甲A时科健集团在国内的广告效应也是巨大的,不过,这次选择赞助英超的效果,现在还不明朗,如果好的话,我们也会相应作出一些调整。” 加速“软件”更新 联赛作为提升一个国家足球水平的基石,其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将对足球质的提高产生重要的作用。据郎效农介绍,2004年是启动中超联赛的第一年,现在还剩一年多的时间,各俱乐部应该在硬件和软件上加大投入力度。硬件建设需要更加充足的资金,软件跟上来是指俱乐部管理者的足球观念要改变,要跟上国际足球观念的潮流。郎效农说:“软件跟上来其实很重要,因为有些人还不懂得或者没有意识到转变足球观念的重要性,中超的建立将改变这样的情况。” 此前,中国足协已经将关于进入中超联赛的细则予以公布,目前中超基础工作基本完成。7月17日,郎效农在昆仑饭店宣布了中超联赛要达到的四个目标,一是深化足球改革,建立中超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一部分最重要的是成立在中国足协领导下的中超委员会,以民主协商、民主决策的方式来管理中超事务。二是调整联赛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足球运动水平。中超联赛建立时将实行自由转会制度,同时要坚持三从一大的训练方针,逐渐扩大超级联赛的数量,争取建立亚洲顶级联赛,赶超日韩,创造亚洲一流的联赛。三是广开市场资源,主要是在与电视机构的合作上有所突破,培育和扩大中超市场,缔造中超联赛的品牌。四是建设中超文化,树立中超形象,以人民足球服务人民为宗旨,建设良好的中超文化。 会出现“洋科健” 科健模式的冲击,是否会影响到2004年顺利启动中超联赛呢?郎效农称,虽然各俱乐部现在的大致情况不一样,但如果在剩下的一年多的时间里能够加快建设的步伐,在2004年启动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现在有的俱乐部和大多数的俱乐部想法不太一样,有的俱乐部可能愿意在甲级和超级联赛间游荡,有的俱乐部并没有什么太高的目标,或者说在足球上并没有太高的追求。因此在2004年到底有多少俱乐部符合中超的标准,真的还很难说。郎效农说:“中国足协不会因为数量问题而去放宽要求,相反只有达到要求的俱乐部才能进入到中超联赛。” 郎效农认为,从硬件上说一些俱乐部距中超的标准还有很远的距离,关键是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些俱乐部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郎效农说:“中超实行的是现代化的机制,而且俱乐部要自负盈亏,因此那时的足球市场会更加成熟,像科健那样的公司可能会更多,但我也有信心,随着我们的逐步成熟,也许国外的企业会有像科健那样进入中国的足球市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