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商 ■马斯喀特特约报道 当中国队最终以2:0干掉阿曼时,十强赛开战以来一直口风甚紧的米卢笑容可掬地说:“我们已经走近了世界杯。”这一场胜利其实来之不易,三次势同水火的“路线”斗争鲜为人知,而更重要的是,米卢在斗争中占据了上锋,才决定了最后的胜局。 要上半截还是下半截 也许是一种职业习惯,中国教练喜欢把足球比赛的上下半时说成是“上半截”和“下半截”。是先发制人,用最快速度在“上半截”就解决战斗;还是后发制人,先和对手周旋,然后在“下半截”杀个出其不意?赛前中方教练和米卢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在教练组的准备会议上,以迟尚斌为代表的中国教练提出:“中国队的特点是速度和突破,阿曼队是主场作战,气势一定很盛。天气炎热,下半时中国队体能会大大下降。如果在最快时间攻破对方的大门,那就能最大程度改变场上的对比形势。”而米卢的意见是:“阿曼队和阿联酋队不同,他们求胜的欲望和勇气要比客场作战的阿联酋大得多。如果我们一上来就打快速进攻,体能消耗太大,下半场就将非常被动。所以在上半场我们要尽量与对方保持住攻守平衡,不让对方打出气势,到了下半场,久攻不下自然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不利的影响。” 虽然两种意见都各有各的道理,但只有米卢才能决定中国队整场比赛到底采取何种战术。据说在争论了半天之后,米卢对自己也有点怀疑起来。在回到房间休息时,他随手翻开一本随身带着的有关领导艺术的书,最后还是决定坚持自己的意见。 果然,中阿之战上半时,中国队选择了类似于防守反击的战术,比赛的结果似乎能证明米卢的正确。赛后,迟尚斌评价说:“作为中方教练,我们有义务提出自己的看法,其实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我们只是给主教练建议,决定权还是在他手上。” 要克隆还是进化 让郝海东首发,还是谢晖首发?这是中、阿之战前48小时内国家队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直到开赛前两小时,这场争论才宣告结束,米卢最终让谢晖首发。这还不是这场争论的全部,另两个替补名额给谁,是让杨璞上还是让其他人上,也曾引起过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的实质是:中国队是“克隆”沈阳一战的阵容,还是进行全新的“进化”? 中国队的18人大名单实际上在比赛前一天晚上已经在内部宣布,但米卢却迟迟没有定出11人首发名单。以致比赛当天中午,中方教练的说法是“还是郝海东、杨晨在前面”,而另一种说法来自于几天来的训练:谢晖将取代郝海东首发。其背景是:中方教练对谢晖并不信任。有人提出:让谢晖上还不如让张玉宁上,谢晖根本拿不住球。面对反对声音,米卢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1加2等于几?那么2加1呢?”他的意思是说,“让谁先上都是一样的,就像1加2等于3,2加1也等于3一样,别把上场顺序看得如此严重。”谢晖最终得以首发,中国队最后取得了胜利,不过,谢晖的确是中国队表现最差的人之一。中国教练的意见并非没有道理。 要和平还是战争 国足与阿曼一役,米卢认为最大的困难不是天气,不是对方的实力,而是主场的氛围和裁判。不少媒体对执法此役的马来西亚人苏皮亚恩提出了严厉的质疑,“黑哨”之类不绝于耳。而事实上,赛前中国队对种种情况都有相当充分的估计,并因为看法的不同也产生了小小的争论。 赛前中国队就详细地了解了苏皮亚恩的资料,这名今年才刚刚成为国际级的裁判向来以严厉著称。在执法约旦队的一场比赛中,苏皮亚恩几乎创造了一项纪录,他将8张黄牌、1张红牌全部送给了约旦队。中国足球屡屡吃马来西亚人亏,要绝对服从裁判,在这一点上,米卢和中方教练的意见完全一致。不过,采取何种办法最好地“对付”苏皮亚恩,大家还是出现了争论。 米卢提出了“快速、逼抢、渗透”六字方针,他表示:“所谓西亚球员技术细腻,控球好,主要是指在没有逼抢的情况下。阿曼球员的身体素质还不如阿联酋,对他们采取贴身紧逼,尽量延缓他们出球时间,阻截出球线路,禁区内的站位合理要比片面地强调盯人更重要。”而中方教练则强调快速转移:“如果中国队员动作太大,肯定会引来更多的麻烦,因此在后场尤其要注意一脚出球。” 不过好在这一争论并不是原则性的,所有人很容易地达成了一致,而比赛结果证明,虽说苏皮亚恩整体而言还算公正,但确实也表现出全场都在找平衡的缺憾。□ (球迷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