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记者 黄琼 通讯员 陈志光 陈海锋
亚运开幕式上一炮冲天点燃圣火,引来万众喝彩。开幕式后,众人的眼光很快从圣火转移到各项热辣赛事上,然而,在如火如荼的赛事之外,有这样一群战士日夜守卫在火炬塔下,他们就是负责海心沙亚运安保执勤的武警战士们。
舞台下巧设地下中枢
在亚运会开幕式广阔的舞台地下,就是鲜为人知的火炬“中枢”——升降控制室和燃气控制室。门外除了有武警哨兵把守之外,哨位上方还有摄像监控设施,安保措施极其严密。
记者了解到,每名守卫火炬的哨兵口袋里,都有一份出入控制室的人员的名单,即便是日常维护火炬的工作人员进入,除了要持证查验外,战士们还要对其随身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
从地上走到地下负一层的火炬升降控制室和燃气控制室守护岗,按照规定,哨兵是不能乘坐电梯的,每次上哨,战士们都要步行40级的楼梯台阶下到哨位。每人每天3班哨,要站6个小时,一天就要爬240级台阶,常常累得腰酸腿痛。
哨兵李飞动情地说:“亚运圣火历经20年才传回中国,比比其中的艰难坎坷,我们站哨的这点苦累算什么。”开幕式当天,舞台上的表演精彩绝伦,听着观众们喝彩的声浪一阵高过一阵,战士们还纹丝不动坚守在“地下”的哨位上。
先睹“一炮冲天”主动绝缘
历届运动会的主火炬点燃方式都备受关注,广州亚运会主火炬点燃的方式也不例外。亚运会开幕前夕,大家都在为开幕式的最大悬念—谁来点燃本届亚运会主会场火炬竞猜时,武警战士提前就知道了其中的细节,包括谁来点火,以何种方式点火等。
11月4日凌晨,按上级通知,对海心沙开幕式主会场进行清场,除了武警战士留下负责警卫之外,所有人员全部撤离。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战士们目睹了礼花点燃和火炬手在珠江江面踏波而来的演练。11月11日,也就是亚运会正式开幕的前一天,开幕式团队进行了唯一一次主火炬点燃全员全流程的实战演练。战士们谁也没有想到,他们能够亲眼目睹保密级别最高的点火排练。当他们看到礼花喷出的绚丽火花一点点升高,星星礼花攀升到近28米,一刹那点燃了主火炬时,在场的战士们都心潮澎湃,无比自豪。
从那一刻起,他们自觉地交出电话卡,和家人、朋友断绝了联系,甚至对身边的战友也没有透露一丝信息。直到开幕式结束,战士们才把真相告诉了身边的战友和家人。
火炬塔“真面目”至今无人识
亚运会开幕式点火所用的火炬由耐高温的合金材料制成,能抗风抗雨。四根长度同为24米、象征着“童心桥”的火炬腿组装后,将火炬盆高高顶起,在开幕式主会场上形成一个高约28米的火炬塔。开幕以来,海心沙上熊熊燃烧的火炬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也成了大家观赏开幕式主会场,合影留念的标志物之一。
火炬塔融合了诸多高科技元素,连火焰燃烧的声音也听不到。为了安全起见,只有技术人员可以靠近火炬塔。除此之外,任何人都不允许靠近。直到现在,包括武警战士在内,从没有无关人员“零距离”看见过火炬塔的“真面目”。战士们下哨时,移开几步才能看到一点火焰。
自担负火炬塔守护任务以来,武警战士们和火炬塔朝夕相伴,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亚运会结束后,跟火炬塔合个影,把照片永远珍藏……
花絮
“刺刺”声让人虚惊一场
开幕式上火炬点燃后,走在漆黑的燃气控制室外通道,“刺、刺…”的气流声不断,听来让人惊悚。
河南焦作籍战士王昆初次担负守护哨,还以为是燃气泄漏,他机警地向上级报告。工作人员解释,这是火炬燃气通过管道的声音,大家才知道是虚惊一场。为安全起见,火炬正常供气数天后,火炬燃气控制室外的通道才恢复正常照明。
孪生兄弟同守圣火
记者了解到,为火炬站岗的哨兵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对体型、体质、个人综合素质等都要求很严格,亚运执勤官兵中的谢文、谢武是双胞胎兄弟,都是身材高大挺拔、相貌英俊威武的好苗子,两兄弟同时被相中担此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