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米卢正式上任到现在,整整一年半时间,带领国家队打了37场国际比赛,米卢终于完成了自己预定的系统工程。多打国际比赛,这是米卢在签约之前就与有关人士谈过的条件,有一段时间因为联赛的冲突,足协曾经对米卢的要求颇为犹豫,但在这种事上米卢简直是脸红脖子粗地跟人急眼,可现在却有人说,“狡猾的米卢诡计终于得逞”,不要说十强赛这些对手,就是世界上的别的球队,有谁在一年半时间里为世界杯打过这么多国际比赛,“还全是正规的国际比赛”。 “米卢正式接手这支球队后,不久便与日本队打了第一场比赛,也从此走上了一条东征西讨的路。尤其今年上半年,我们多累呀,从意大利到伊朗,到美国,再到泰国,简直觉得成天腿都不着地,可现在看来,这些比赛的确有效果,经历了几年职业联赛的球员,再加上国际比赛的磨练,还有什么比赛不敢打的?米卢很会利用这些比赛的机会,他往往是放下行李就热身,第二天就打比赛,打完比赛紧接着就走,他就是在折腾球员,但这样的折腾却能锻炼人的适应能力,锻炼人的意志品质,现在我们可以不怕长途奔袭不怕高温,与当时的折腾是分不开的”; “这一系列的热身赛如果换了别的教练是很难坚持下去的,一方面糟糕的成绩引起了国内的普遍质疑,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这会降低球员对胜负的追求。但米卢在这样的压力下却一点都无所谓,他也知道球队打着打着就疲了,输着输着就不要脸了,可反过来说,米卢要的也就是这种不在乎的感觉,他是在告诉队员,什么大赛不大赛的,输也好赢也好,就这么回事。我们总是把大赛小赛分得很清楚,一遍遍地强调这比赛多么多么关键,生怕队员不卖力似的,其实你不说人家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关键吗?这时候要做的反而是让他们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想开了其实效果更好”; “看起来这支球队与米卢签约之初那支打亚洲杯小组赛的球队没什么区别,从人员上说不过是右后卫孙继海换了谢峰,马明宇打了左前卫,杨晨那时还没有回来;从战术上说,也不过是霍顿时期的平行移动,绝不是外界说的什么菱形站位。但是真说没区别吗?实际上区别太大了,一支多打了37场国际比赛的球队,是绝不能同等看待的。与此同时,通过这些比赛,米卢对人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现在坚持对一些位置上人选的使用,比如说江津,比如说马明宇,无论谁说都影响不了他,而有些人他看不上的就死也不用,这与他长期的观察难道没有关系吗?”;…… (足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