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庄怀青 中国田径队在本届亚运会开赛之前提出了夺取15枚金牌的目标,以此保住亚洲田径龙头老大的地位。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将受到很大冲击。 阻力首先主要来自于我们自身实力存在滑坡趋势。据国家田径管理中心昨天公布的数据表明,在今年6月举行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员整个成绩不理想。按照每个项目前25名排列,达到国家标准的女子项目只有52%;男子项目仅为38%,平均排名列在世界第300名之外,其中最差的在世界580名之外。田管中心负责人罗超毅用“这个成绩很不好”来评价。 其次,随着我国田径在一些优势项目地位逐渐下降,近邻日本和韩国的队伍在某些项目上大有赶超我国之势。以女子中长跑项目为例,目前马家军等一批运动员状态始终低迷,日本队在女子5000米和10000米已经具备了与中国队抗衡的实力。根据前一阶段日本队在该项目的比赛成绩,完全可能在亚运会上击败我们。而韩国队随着亚运会的来临,一年多来不出家门,潜心苦练,以至于连中国田协的高层人士对其备战情况也一无所知。韩国田径实力本身不弱,综合实力处在亚洲前三。业内人士分析,韩国人可能会像世界杯上他们的足球队一样,狠抓体能,以魔鬼般的训练,在亚运会上一鸣惊人,从而使田径金牌总数赶超中国。 面对这些困难,中国田径管理中心正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帮助队伍恢复元气。针对去年底冬训效果不良的现象,中心在今年3、4月间及时展开新一轮春训,帮助部分运动员走出低谷。锦标赛结束之后,中心立即组织短跑、跳跃等项目的国家队选手在上海进行为期3个月的集训。同时,利用贵州的高原地形,组织中长跑国手进行体能和耐力训练。目前,根据集训情况,大部分选手调整得不错。 除这些常规训练之外,这次夏季集训加大了科研含量。在上海、贵州两地,科研人员直接跟随队伍共同训练,为运动员现场拍摄技术录像并及时进行分析,为训练提供科学数据。同时定时为运动员检测生理生化指标,根据选手承受运动量的情况及时提供必要营养。在跳跃和全能等有把握夺金的项目上,专门从北京体育大学请来博士生导师、教授田麦久,为教练员讲授训练计划的制定,参与讨论有关课题。 对于个别优秀运动员,中心提供资金等后勤保障,采取鼓励出国比赛,让他们与世界名将在国际赛场上同场竞技。不久前刚打破世界青年纪录和亚洲纪录的我国男子110米栏跑选手刘翔,正是得益于中心今年新推出的政策,一举扬名世界田坛。 可以看出,中国田径高层目前正在利用亚运会与奥运会的契机,采取多种方法,制止与避免我国田径运动的滑坡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