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报号外:30分钟抢光10万份
本报实习记者王薇报道昨晚随着主裁判一声哨响,本报号外立刻开印,15分钟后,印有中国队1:0阿曼队的号外就已经出现在了天安门广场欢庆的球迷手中。
从9月底中国足球队战胜阿联酋队后,本报开始策划庆祝中国队出线的号外,10月7日晚敲定了新闻号外的设计——背景为足球,正中印有大红色“终于出去了”字样和当天比赛结果。晚上8点钟报社将样片传到印厂,只等比赛一结束,将比分补到空白处。9点56分随着人们的欢呼,北青报印有比分的第一张“新闻号外”诞生了。100名早已等候在印厂门外的小红帽发行员兵分十路,奔赴北京各个欢庆场所。在短短的30分钟内,10万份号外被热情的球迷们一抢而空。
■小红帽:等号外下线最激动
本报实习记者白雪松报道昨晚10点100名本报小红帽发行员,带着10万份本报号外,分15路将号外发放到天安门广场、东单、西单、三里屯、前门各处。
小红帽兴奋地喊着“我们出线了”、“我们赢了”。
来到天安门广场时,在广场狂欢庆祝的市民们争着从发行员手中、怀里抢夺号外,有的小红帽发行员的脸被抓破。有性急的市民,把手伸进送报车车窗内索要,小红帽们来不及一张张给,拿起一摞号外向索要的人群扔去,在人们口中传播最多的一句话是:“中国队,真牛!”
■杨晨他爸: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本报记者奚宇鸣报道昨天,当梦想终于变成现实,杨晨家人的表现并没显出特别热烈,更没打算喝杯酒以示庆贺,只是在言谈话语中透出一种由衷的喜悦和长出一口大气后的舒心畅快。不过,一直低调、躲着记者的杨晨家人,也向记者吐露了心声:“今天才算是出了一口气。”杨晨的父亲杨中太说:“谁不想赢呀,都想了好几十年了。可是国家队里有儿子,心里就多了份牵挂,赢球输球心里都不轻松。赢球时,怕下一场输,输球时,怕下一场赢不回来。”
“过去为什么不愿见记者,就怕记者笔下一不留神,给孩子带来压力。所以那时有记者让我谈胜球的感想,我绝对不说,还没打完呢,说什么?等打完了再说。现在才算是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姜越:父亲的夙愿终成现实
“明天,我一定要到工体、先农坛父亲骨灰埋葬的地方送一束鲜花,告诉他中国足球终于走向世界了。”昨晚当中国队战胜阿曼赢得世界杯入场券后,50年代著名国脚姜杰祥的儿子姜越一遍遍地重复着上面的话。11年前,冲击世界杯壮志未酬的姜杰祥病中立下遗嘱,身后要将骨灰埋在工体、先农坛体育场,亲眼看到中国队走向世界。“如果父亲还健在的话,看到中国队冲进了世界杯,他一定会乐得蹦起来的。”姜越说,“1957年父亲所在的那支球队只差一步没进世界杯,这成了父亲一生最大的遗憾。从国家队退役后,他仍然时刻关心着中国足球。时隔40多年之后,今天他的夙愿终于变成了现实,我想这一刻他可以瞑目了。”
■老瓦:传真代表我的心
昨晚,中阿之战结束不久,瓦尔德内尔从斯德哥尔摩给本报发来传真,祝贺中国队出线。传真内容如下:
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我衷心祝贺中国队取得2002年世界杯的出线权。我是一名非常狂热的足球迷,一直密切关注着瑞典国内和国际足球发展动态。3周前,我非常高兴地在沈阳遇到了中国队的主教练米卢蒂诺维奇先生,祝愿米卢蒂诺维奇先生和他执掌的中国队明年在韩国、日本好运!斯德哥尔摩2001-10-07
瓦尔德内尔
■三里屯:吧台上都成了好位置
本报记者刘建武报道一手举着“中国足球永不言败”的小旗子,一手高举酒杯,在众球迷的欢呼声中,胜利早已写在每个中国球迷的脸上。昨夜的三里屯酒吧,找个座位倒成了最难的事儿。
天还没黑,有的酒吧就已经满座,酒吧的员工在原本就已满当的酒吧里添加了30多张桌子,100多把椅子,就连坐在吧台上的客人都觉得找了一个好位置。酒吧将早已备好的电视搬出了门外,很多球迷都站着看直播赛况。
7:30,球迷们伴随着直播开始唱起了国歌,一个小伙子不知从哪儿找来一面大国旗扛在肩上,边看比赛边晃动大国旗。上万面“圆梦”小旗子在商贩手中被一抢而光。
9:20,终场哨声吹响,中国队出线了!欢乐的人们打开香槟互相喷洒,脸上已分不出是香槟还是激动的泪水。
■交管局:大屏幕锁定在广场
本报记者高杉报道昨晚,市交管局指挥中心大屏幕一直锁定天安门广场。记者了解到交管局专门部署了中国足球队出线后球迷上街庆祝时的交通安全保障工作。
当比赛结束的哨音吹响时,大屏幕上显示出广场上的人还不多。但十几分钟后,长安街上的人越来越多、车也越来越多,而且所有的汽车都鸣起喇叭,球迷们用这种方式迎接中国足球的节日。一位正在天安门执勤的交警看着这情景忍不住笑着说:嘿,再现7 13申奥之夜了。
■高校:多媒体教室成了分赛场
本报记者李然报道中国队入球的瞬间,人民大学第三教学楼多媒体教室里看球的大学生一片欢腾。也许是觉得鼓掌不足以表达心中的激动,大家不约而同地敲响了面前的课桌。
与平日不同,昨天人大第三教学楼向所有的人开放,无须出示学生证,学校特地开放了13个多媒体教室,用大屏幕投影设备转播这场比赛。赛前一小时,这些教室就坐满了观众。“出线了!”比赛结束时13个多媒体教室里再次欢腾起来,校园里传出了此起彼伏的欢呼声。
■北京站:只要赢,趴着看都行
本报记者蒋朔报道昨夜,9点20分,随着终场哨音的吹响,北京火车站前广场围在大屏幕前观看比赛的数千群众顿时欢呼一片,欢呼声盖过了火车站的广播。一位头缠红布,身穿红色球衣,手举红旗的王先生含着眼泪说:“几年前我就开始看球了,跟着中国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我的人生有两大梦想:和自己最心爱的人结婚,还有一个就是中国队出线。今年是我最幸福的一年。”记者问一位球迷:到大屏幕前站着看球累不累?他笑着说:“没关系,只要能赢,趴着看都行。”
■王府井:提着购物袋看比赛
本报记者席缨辰报道在王府井商业街上,每台电视机前都挤满了看比赛的老百姓。大家手里挥舞着“别拦着我!!!”、“中国队加油”、“中国足球永不言败”的小旗子,齐刷刷地喊着:“中国队,加油!”
当终场的哨子吹响的时候,人群就像一锅沸腾的开水,欢呼雀跃起来。小男孩骑在爸爸的肩头,兴奋地直踢脚,孩子的爸爸都顾不得擦脸上的土,扯着嗓子和大家一起高喊着“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打着拍子如醉如痴。
■簋街:昨晚庆祝一通宵
本报记者王渊报道“进了,进了”东直门簋街的餐馆里一阵阵欢呼声,哨声,跺脚声,喝彩声此起彼伏。红门脸、红灯笼、红旗渲染了节日的气氛,许多餐馆都座无虚席。在一间餐馆里,一个穿黑色跨栏背心的小伙子,举起酒杯有节奏地呼喊:“中国队,干杯!”众人齐声应和,在另外一家餐馆,十多个年轻人围着一个餐桌,身后是他们用红绒布刚刚制作的一面国旗,有几位小姐兴奋地往对方脑门和脸颊上粘贴五角星。他们表达了很多年轻人的想法,为了中国队圆了这个梦,准备当晚庆祝一个通宵。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