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乒乓球项目来说,本身并没有什么奥秘,但今天经过历史总结出的长盛不衰的经验,值得其他运动项目借鉴,这对备战亚运会、奥运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中国乒协主席徐寅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特别强调了这一观点。 作为中国乒乓球运动五十年长盛不衰的见证人和实践者,徐寅生谈起乒乓球如数家珍。他认为,经验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一条是乒乓界始终立志攀登世界高峰,不止是研究乒乓球运动的一般规律,而且根据世界发展和我国情况,不断研究、把握乒乓球竞技最高层面上的制胜规律。 徐寅生在交谈中不时回忆起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历程。他认为,在乒乓球领域,我们并没有掌握全部的规律,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探讨。可贵的是,无论赢球还是输球,不管规则和发球技术如何改变,乒乓界经常不断地思考,探索世界潮流。50年代中国队刚刚进入国际乒坛,水平还很低,当时欧洲还是霸主,结果日本队进攻型打法出来,突破了欧洲的防御。那时正处于一种打法取代另一种打法的状态,那么中国的乒乓技术该朝哪里发展,是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走,还是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从而形成自己领先世界的新打法?这期间我们走过一段弯路,实践告诉我们,中国队有自己的技术特点,虽说现在还不完善,但表明是先进的打法方向,只要坚持下去,一旦冲击成功,就可在国际乒坛领先很长一段时间。几经反复,总结出了将“快、准、狠、变”确立为中国主流打法,近台快攻为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70年代,中国受到了欧洲横板快攻结合弧圈球的新打法的冲击。我国乒乓界在冷静思考、总结后,意识到应该积极吸收“营养”,在原有技术风格上增加了“转”字,丰富了传统打法。 正是掌握了制胜规律,不断创新,中国仅用了6年多的时间,容国团就夺得了世界冠军,而欧洲重新崛起用了20年,日本则至今未走出低谷。也正是善于总结,勇于创新,使中国队抢占了国际乒坛制高点,引导着世界乒乓潮流。徐寅生强调,“对每个项目来说,也同样如此。不仅要研究本身特点和一般规律,也要研究克敌制胜、勇攀高峰的规律,才能处于不败之地。” “至于‘三从一大’的科学训练原则,”徐寅生认为,“从难、从严都容易做到,从实战出发就不太容易。中国乒乓球队在这一点上做得就要比别人领先一步,在训练中,引导队员脑子里想对手、想敌情,提高抗干扰能力;在中国乒乓球队中,从不过多考虑客观因素,只强调主观的能动性,因而在打相持球、逆风球时,都能占据主动。这也是中国乒乓球队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