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手记 国际羽联当初确定采用7分制,各界本就褒贬不一。此次汤尤杯赛开始才两天,7分制又受到多方质疑。 质疑之声首先来自采访本次杯赛的300余名记者。首日丹麦、韩国两强相争,耗时近5个小时,其中第一盘单打,双方即刺刀见红般鏖战了1个多小时。当5盘比赛全部结束之际,时间已进入了第二天的凌晨。当时,赛场内各路工作人员精神萎靡,个别官员甚至哈欠连天,不得不先期退场。更糟糕的是,日报记者怕延误发稿,最后只得以手机报回“一句话新闻”。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的记者们在离场时几乎都在嘟囔着一句话:“不是说7分制缩短比赛时间吗,怎么越打越长了?” 质疑之声也来自各国运动员和教练员。丹麦混双选手索加德认为,从一开始他就感到不适应7分制,因为这不利于运动员更好地投入比赛。印尼队的老将叶诚万明确表示,如果继续采用7分制,他会提前退役。李永波则指出,7分制实施一年来未见广告商的投入有所增加,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据了解,当初国际羽联实行7分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缩短比赛时间和有利于电视转播,使该项目得到更大的推广。但如今看来,一切似乎都适得其反。 目前,各种球类比赛中,只有羽毛球还在实行“发球得分制”,这是不能缩短比赛用时的主要原因。而国际羽联此前认为,若将羽毛球改为“每球得分制”,便会改变羽毛球的观赏性,减少羽球运动的魅力。 当今体坛赛事不断,观众不会再为观看一个项目的比赛而花上四五个小时,电视转播更不会不顾广告商的利益,而耐心等待冗长比赛的结果。为此,有些项目大刀阔斧作了改进,如排球就及时采用了“每球得分制”,效果较好。 要么审时度势,与时俱进;要么固守阵地,举步不前。据悉,国际羽联将在12日召开会议,讨论有关新赛制的问题。现行赛制的弊端已清楚可见,国际羽联需改变态度了! 本报记者戴学东梁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