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晓新沈阳报道按大赛规律,米卢最后一期集训应该分为体能储备期和调整期。很显然,从昆明到上海米卢一直在强化球队体能,对四国赛上不尽人意的表现也解释为队员身体过于疲劳,那么他计划的体能储备期什么时候结束? 体能储备期的强烈反应球员很明显感受到最后一次集训与过去的区别,这种区别当然主要表现在训练量突然加大。李小鹏认为,从昆明到上海一直处在大量训练中,“到现在为止没有一天调整。”米卢的目的显然就是要让队员感到疲劳。宿茂臻认为四国赛最能说明问题,因为当时大多数人根本不在状态,即使在两场比赛间隔的短短一天里,仍保持了较大训练量。这说明当时的目的并不在于比赛,比赛客观上成了大训练量的一种形式。在申思看来,这段时间不少球员缺席训练其实并没有人是因伤缺席,而大都是因病缺席,这说明当时的大量训练使队员的抵抗力迅速下降,加上天气突变尤其是下雨,球员防不胜防。在球员看来,这段时间的情况都属正常的身体反应,疲劳与抵抗力下降在体能储备期很难避免。李小鹏认为,所有的运动项目在大赛前都有一段这样强化体能过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强化而使身体在大赛到来时出现高峰期,但真正重要的是能否通过储备期之后的阶段把身体调整到好的状态。这不但需要掌握时机,也需要一个合适的方式。某些国内教练认为这段时间的连续生病并不足虑,记者就此询问贾秀全时,他只说了一句:“你难道认为这样的伤病会真正影响到比赛吗?” 体能需要储备多少部分参加过1997年十强赛的队员对那次的体能储备心有余悸,几乎到比赛前还在上大量训练,使球员在比赛中时刻有疲劳感,很难出现兴奋反应。结束上海集训后,不少球员以为在沈阳将会进入最后的技战术演练时期。同时通过确定主力阵容开始全队磨合,可到沈阳数日发现量一点都没有减。“够了,够了”,相当一部分球员发出了这样的声音。他们感觉再练下去恐怕会肌肉越来越僵硬,接着出现伤。申思说,现在并不存在体能不够的问题,因为年初的海埂集训才是整个赛季的体能储备期,当时的训练已经为赛季打下了很好的体能基础。现在要做的只是一些必要的刺激,使球员体能维持在一定水平。宿茂臻则感觉,把最后两个星期处理好是这次十强赛最关键的环节,“这是最后的领会米卢意图的时候了”。可某些国内教练则认为,现在还不到刻意减量的时候,提前十多天减量很可能弱化原有的体能储备。那么米卢是怎么想的呢? 本周四后开始减量?目前绝大多数球员坚持认为凭感觉“绝对够用了”。记者问:“在上海时米卢和沈祥福都可以轻松参与分组对抗,能说这样的量够了吗?”球员回答说:“米卢和沈祥福并没参加真正的体能训练,像那种动辄十组二十组的往返跑训练,他们都没有参与。”据记者了解,近日教练组已经通知了球员,“本周四后开始减量”,这意味着本周四后球队将结束体能储备期,进入最后的技战术演练和阵容磨合。但这是米卢的本意还是连续伤病等问题带来的压力的结果呢?一般来说,体能储备期要视整个准备期的长短而定,但按不少国内教练的习惯,像现在这种一个月的准备期,都会提前不到一周进入调整期,进行一些恢复性训练。沈祥福并没认可“本周四后减量”的说法,他只是表示在米卢离队的时间内将完全按照原来的节奏一天两练,“米卢回来后便开始针对性的训练”。从他的说法看,米卢也将在19日或20日后真正减量,与某些国内教练的看法保持一致。事实上,什么时候减量并没一定之规,关键在于米卢当然会按照自己的习惯对准备期进行分段,但他是否考虑了中国球员不同的身体条件,从过去的训练来看,这一点是米卢受到最多质疑的环节。本周四后减量会不会太早?如果继续练下去球员是否能受得了?这个问题目前也许还无法解答。 (足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