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京鸿重庆报道:昨天,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在力帆集团总部向本报记者倾谈了力帆介入中国足球第一年的酸甜苦辣。在这一席谈话中自然少不了他与李章洙之间的恩恩怨怨。
记:李章洙将在今天的比赛后离开力帆队,对于这个在重庆待了四年的韩国教练你作何评价?
尹:我对李指导可以说是日久见人心。他是一个很敬业的教练,而且对队员要求严格,人称铁血教头,他的这个性格比较对重庆人的脾气,重庆文化是一种桀骜不驯的文化,如果换一个温良谦恭的人来肯定不行。
记:今年很多媒体都报道了力帆俱乐部与李章洙的矛盾,那么你们之间的矛盾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尹:我与李指导握手每次用的力度是最大的。我们对李指导的工作是百分之百支持的,从不干扰他的排兵布阵,球队内奖金的发放完全由李指导一个人说了算,这在目前国内的俱乐部中还是很少有的。只不过李指导有时会把他对俱乐部工作上的不同意见,讲给媒体听。媒体有时把李指导的一句话变成了十句话,夸大了我们之间的矛盾。如果李指导在讲给媒体之前,先给俱乐部讲,可能收的效果要好得多。
记:你们之间是不是有一些工作上的分歧或误会?
尹:俱乐部的一些工作,比如一些人事上的安排,像程鹏辉、赵发庆和金翻译等人的离开,可能由于李指导对于一些实际情况的不了解,在个人感情上有一些波动。程鹏辉是他自己要走的。赵发庆的离开是俱乐部发现他的一些工作方式与俱乐部领导班子的思路不一致。我们只好对他说:道不同,不相谋。不过俱乐部的处理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合同期内的工资一分不少,让他回家休息。金翻译在俱乐部与李指导的沟通上造成过很大的误会。我们在与李指导谈话时,经常李指导讲十句,他只翻三句,李讲三句,他却讲一大篇。我是懂外语的,这样的翻译肯定不合格,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教练实际上是金翻译。所以我们只好让他走人。这些事情多多少少对李指导有伤害。不过我们还是以诚待人,我们为李指导引进了有运动心理学博士学位的李春满作助手,刚开始,李指导对李春满还有抵触情绪,但现在他们已是形影不离,比当初与金翻译的关系还要好。
记:好像在外援的引进方面李章洙与俱乐部的分歧比较大?他认为俱乐部放走了去年的马克、比坎尼奇和米伦这组洋三叉戟,而在新的外援引进上又不愿作大的投入。
尹:我可以告诉你去年三个外援离开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去年底曾征询过李指导对三个外援去留的意见。李指导的态度是比坎一定要走,米伦可留可走,马克一定要留。所以比坎和米伦的走,责任并不在俱乐部,而俱乐部也曾真心想挽留马克,但由于中间人作怪,没能留住。对于外援的引进费用,我们曾经确实有过规定,总价在100万美元以下,但后来这个规定就撤消了。而且对于外援的引进俱乐部也给予了李指导充分的权力,并没有什么限制。像拉库的价格在国内外援中是第一档次的。可以说力帆俱乐部今年一年花的钱是全国前三名的,我们的工资一天不拖,可成绩就是不好,我也很奇怪。不过我谁也不怨,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原因。
记:据说李章洙认为你对他并不信任?
尹:就像我们力帆集团,每年有30多亿的采购费用,里面有没有一起不干净的事?肯定有,但没有证据你就不能乱说谁拿黑钱。中国足球圈内肯定也有一些很不光彩的行为。曾经有一些流言蜚语对李指导有所怀疑,不过通过俱乐部工作人员的观察,还有从队员中了解到的情况,我发现李指导是一个很廉洁的教练,没有拿俱乐部一分黑钱。我和李指导之间的问题主要是沟通上的问题,这更多是由个人性格还有工作方式上的差异造成的。相对而言,我与总经理石雪清就要处得和谐一点,他什么事情都会及时向我汇报、商量。但我们对李指导绝对是百分之百信任的,所以我们才会把对外援的使用、国内球员的使用、奖金的分配,这些权力都完全地交给他。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教练的流动是职业足球发展的规律。
(足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