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大鹏:中国田径协会主席、国际田径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奥申委体育主任。楼大鹏出生在上海,16岁之前游历了很多国家之后,之后作为早期华侨中的一员回到中国,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机械专业,后来研究运动力学,运动学,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成为运动专家,现在是北京奥申委体育主任,参加过1993年的申办。 8年前,当北京首次出现在申奥城市之中时,楼大鹏是当时北京奥申委体育主任,蒙特卡罗悲伤的一幕让这位体育主任不愿回首;8年后,出任相同位置的楼大鹏亲身参与并体验了北京申奥成功的过程,他说:“我会一生铭记。” ■羡慕年轻人会笑 “我一直做学问,从当老师到当学生,从学生又到老师,经历过无数次考试,这次可能是最紧张的,但有信心及格。今天的北京已经不是当年的北京,经过8年的努力,国家在逐渐强大,北京的经济在飞速发展,这是最让我自豪和有自信的地方。”楼大鹏在陈述前对本报特派记者说:“所以,我的观点是,陈述固然很重要,要确保没有失误,但投票不完全是看陈述得如何,最重要的是国家的强大和城市的实力。” 楼大鹏说,多伦多、巴黎的陈述都很精彩,相比之下,北京的陈述也有自己的特点,很平实,非常老实,按照规定的45分钟准确无误,很守规则。楼大鹏研究了录像,发现自己如果看讲话稿的话,头抬得太多,但如果背的话又太机械了,所以决定要像讲新闻一样地把事实和自己的观点讲出来。他说:“这对我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我觉得自己是个很用功的学生,最羡慕的是杨澜、邓亚萍她们这些年轻人,会笑,我天天对着镜子练笑容,到现在还笑不好。” ■带着信心赴莫斯科 虽然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在7月13日才会揭开谜底,但赴莫斯科前,楼先生就已经有了信心。回京后的楼大鹏说:“当时我就有种此次会成功的预感,因为此前我们呈交国际奥委会的申办报告、向评估团介绍情况等都显出北京的实力,国外舆论也认为北京领先,所以我很有信心。”楼大鹏说,这种自信持续到莫斯科,持续到萨马兰奇先生宣布2008年奥运主办城市那一刻。在回忆这一过程时楼大鹏说:“到莫斯科后,我的工作主要是准备陈述报告及对现场提问的回答,国际奥委会在12日给各申办代表团有一个30分钟的记者招待会,出席我们招待会的各国记者非常多,问的问题也多,这个招待会的效果很好,就更增加了信心。” ■陈述后有胜利者之感 在莫斯科的一切都使楼大鹏心情踏实,7月13日投票前,申奥各代表团先期陈述,楼先生所述主要是关于北京奥运场馆的介绍及建设规划,“为这次陈述我们全体一直准备了两年,并不是孤立地陈述,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楼先生说。陈述后的提问有两个问题是由楼大鹏回答,对国际奥委会委员的提问一环,楼先生说:“我们准备得很充分,而且,就我自己而言,我对北京市的财政和工程设计力量很有信心,肯定能在要求的2006年底前完工,当然场馆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有这样的底气,楼先生自信而圆满地做了回答。 “我们的陈述从时间的掌握、质量方面等都令人满意,并且有很多奥委会委员提问,我们的回答简洁、得体、到位,使提问者得到问题的答案。从陈述厅出来我们得到很多的祝贺,现场记者也纷纷围上来采访,虽然还没投票,但我觉得好像北京已经成功了,有一种胜利者的感觉。”楼先生介绍当时的情景。 在最终的申奥结果出来时,一向含蓄的楼大鹏禁不住欢呼,“我很激动但我没有流泪,因为有了之前成功的思想准备。在当时电视转播中我见到国内群众热烈欢呼的场面,我特别感动。” ■奥运情结儿时生成 奥运会在中国举办,是楼大鹏多年的渴望。儿时初次领略奥运会是楼大鹏一个珍贵的记忆,生于上海的楼大鹏10岁那年随父母赴英,父母在伦敦有个工作机会,他则继续读书,当时他们家附近便是著名的温布利球场。1948年夏,这里举办了伦敦奥运会,楼大鹏在伦敦温布利球场初次见到奥运会,在看了那届奥运会的全部比赛之后,当时只有12岁的他被奥林匹克深深吸引,直到今天。 1952年底回国时的楼大鹏,多了从事田径运动的经历,因为在亲眼目睹了伦敦奥运会后,他开始了对体育的热爱,参加了当地学校的田径队,还不时出去比赛。1954年,楼大鹏考入北京钢铁学院,在读书的同时他不间断田径项目的训练,并且成为校队的主力,在1958年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他拿了男子200米栏的冠军,还打破了当时的全国记录。“如果不是中途出现变故,我将继续田径运动员的生涯,但在准备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一次训练中,我伤了脚踝,不得不放弃了赛场。”说起这段往事,楼大鹏仍透出些许遗憾。但他没有放弃田径及对奥林匹克的痴于迷,那时他就决定:将一生投入体育。 40余载致力于田径运动的发展,楼大鹏已经是国内和国际田径界的权威人士。1982年他出任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两年后当选国际田联理事。1999年夏,在西班牙的塞维利亚田径世锦赛期间,国际田联又一次改选,他当选为国际田联的副主席及竞赛委员会主席,这是中国人首次涉足这样重要的位置。在田径项目中的不俗业绩,为楼大鹏在国际体育界赢得很高的声誉。 (左达文 郭婷婷) (北京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