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道速滑比赛头一项女子1500米失利,而韩国和保加利亚两个主要对手都拿到了奖牌,让所有对中国队抱着极大信心的人心里充满了难言的苦涩。赛后,本报记者通过电话对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曾担任多年短道速滑队领队、长期执法国际比赛的国际滑联级裁判蓝力。 蓝力说,原因出在自身,大杨扬决赛发挥失常,打得保守了,思想负担过重。前两轮滑得非常清楚,但大杨扬自己感到体力不足,希望决赛时不要往前冲得太早,只要有小杨阳在前边顶住,后边总会有超越机会的。但没想到小杨阳摔倒,自己一个人很难打,而且已经临近比赛结束,没有多少机会了。如果大杨扬不保守,放开了干,可能完全不是这个结果。半决赛时已经看出大杨扬的这种苗头,她可能有些害怕受伤,跟日本和加拿大选手裹在一起。后来做了一些工作,大杨扬冷静了,但仍然打得保守,没有放开。 大杨扬的体力到底是否不足?在半决赛中,大杨扬和崔恩景都破了女子1000米的世界纪录,体力是否过度支出?蓝力认为,不存在这个问题。以往我们在体力不好的时候打比赛,比如长途飞行、刚下飞机就比赛,也没有打成这个样子。可以说,从未这么惨过。 关于决赛战术,蓝力说,这不是失利的原因,所有各队采用的办法我们其实都预料到了。韩国队两名选手一上来就领跑是一贯的战术,她们本身训练水平高,能力强,而且这个项目多年来就是韩国的传统强项。我们的两名选手都有相当丰富的经验,配合默契,采用一人跟住、主将后面超越的办法也是有过很好效果的。我们上来就拼领跑,并不是长处。 蓝力谈到自己的主观感受时说,本来看到猫在后边的小杨阳追上来了,第一感觉就是“有戏了”,但小杨阳摔倒,打乱了预想。因为小杨阳超上去,就可以控制速度,进行快慢调整,给大杨扬创造机会。小杨阳的出局,使得速度变化全都被韩国队操控,大杨扬就没有机会了。 淼淼(盐湖城2月13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