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白立辉 邱国栋昆明报道 任何主观上美好愿望的实现都是以客观的高效工作为前提。为了在世界杯的考场上交出满意的答卷,40余天的时间无疑是国脚最后的冲刺关头。第一次现身决赛周,可以说只有奇袭才有可能带来成功,在弱队面对强队时,让对手防不胜防才是弱者最有可能获胜的方法。 米卢对于国脚们的水平和技术特点在长时间的了解后,可以说目前已了如指掌。中国队是一支不同于其所执教过的任何一个球队的队伍,至少技术含量偏低的缺陷难以让米卢的所有智慧得以在比赛中充分体现。但“进一球,得一分,赢一场”何以实现?显然,十强赛上成功应用的速度和定位球打法仍将延续到韩国赛场上。 其实,米卢早就有打“速度牌”的想法,郝海东在米卢的眼里就是中国队的镇队之宝,询问他的伤势,和他交心,训练中允许他特立独行,米卢的用心颇为良苦。郝海东虽然年龄偏大,但其在国际范围内仍属启动速度突出的锋将,在世界杯上毕竟还会有用武之地,而且经验和心理素质也明显出类拔萃。 虽然米卢在前卫线上重点选择了以防守见长的球员,但这只限于边前卫,而担负策动进攻任务的前腰人员基本没有变化。除了祁宏外,身负重伤的于根伟,米卢也为他留了一个宝贵的席位,他看中的就是于根伟颇有灵气的直传。毕竟如果国足要想在世界杯上用速度克敌,就必须有能充分发挥速度优势的直传球。 可以预见,和巴西、土耳其对垒时,被围攻的肯定是中国队,利用其压上而留下的后防空间,郝海东们只有得到舒服的妙传才会有建功的可能。 包括角球和任意球在内的定位球向来是弱队出奇制胜的秘密武器。十强赛几场比赛的关键性入球就是依靠的定位球,李伟峰高高跃起终场前头球扳平卡塔尔就显示了中国队这方面的造诣。 中国队的头球经常在关键时刻建功,或者说能成为致命武器的原因在于亚洲球员身材偏低,但面对土耳其和哥斯达黎加却不占优势,而这两个队又是中国队准备“绞杀”的对象。所以国足准备在红塔基地度过恢复期后,围绕定位球大做文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在掩护上增加迷惑度,用多个队员的多角度、多方向跑动干扰对方防守,并要求主罚定位球者在传球落点上更加精雕细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