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中方教练组6月份总结见报的“水门事件”,已经使中国足协进一步加强了内部的保密工作。在十强赛一步步临近的时候,中国足协的保密工作也已紧张到近乎风声鹤唳的地步。 社会上流传的“防火防盗防记者”,和中国足协目前的工作状态非常适应。中国足协办公楼的墙上,贴着防火防盗的警示语。而在近期的几次会议上,“防记者”俨然成了重中之重的主题。 [“水门”事件始末] 在国家队备战十强赛的关键时候,中国足协的任何风吹草动在媒体眼里都是重要新闻。所以尽管中国足协就保密问题多次强调,但内部“机密”还是源源不断地通过各种渠道流传出去,并且堂而皇之地登上了不同报纸的版面。最让足协“一把手”阎世铎恼火的是,某次国家队“世界杯外围赛领导小组”的会议晚上20时才开始,但次日早上,某专业媒体就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报道。以至于阎世铎次日看了报道后对该报记者说:“这次会议,我知道的,还没有你们写的详细。”阎世铎对这件事情极为恼火,马上在内部就“泄密”的问题进行追查。据说,他同时也要求这家专业媒体提供消息来源,但没有得到对方的积极答复。 “领导小组”会议“泄密事件”还没有理出头绪,国家队教练组的秘密会议期间又出现了国家队中方教练组的总结被全文登载在另一家专业媒体上。关键问题在于,这篇总结反映了中方教练组和国家队主教练米卢之间在用人、训练等方面的分歧。这一事件被称为中国足协的“水门事件”。 [为了保密的保密会议] “水门事件”的作用就是给本来已经大为光火的阎世铎火上浇油。7月9日,引发“水门事件”的报纸负责人被召到中国足协,受到了阎世铎的严厉批评。同时,在中国足协周一例行的办公会议上,保密工作再次被强调。会议上,据说足协领导对足协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接待记者,接听记者打来的电话和参加记者的活动等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要求。会后,参加会议的工作人员都不愿意透露会议情况,只是说会议气氛很紧张。和记者一直保持较好关系的都纷纷给记者朋友打招呼:“这段时间别来我的办公室,平时没有事情尽量别和我联系。” [“记者大人,没事就请回吧!”] 上周,中国足协各办公室,对待记者的态度有了彻底的变化。以前记者到各办公室,一般都会得到工作人员的笑脸,并且可以随意聊天。但现在,“有事吗?没事就请回吧。”已经成了工作人员对记者的问候语。据说,各部门都担心因为记者的逗留而扮演“泄密”的嫌疑人角色,尤其担心被领导发现记者在自己办公室长期停留。记者只好转身出门,关系友好的工作人员会追加上一句:“我下班以后再给我打电话。”采访时,工作人员口风更紧。几位和新闻界接触较多而且关系比较密切的工作人员在足协见到记者就躲,平时手机也经常性处于关机状态。 中国足协现在对待记者已经到了坚壁清野的地步。“中国足协现在恨不得把办公室都搬进保险柜”。这是中国足协对新闻界“保密战”硝烟弥漫状态的真实写照。(罗鏖) (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