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忧患意识强烈的田径、游泳工作会议不同的是,1月8日开幕的2002年中国乒乓球工作会议是在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中召开的,到会的人员共有100多人,包括乒协、乒羽中心的官员,国家队的负责人,各超级俱乐部的老总及相关技术人员。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乒乓球运动继续发展,虽然“大球”和“11分制”曾经给中国乒乓球运动带来一些麻烦,但在第46届世乒赛上,中国囊括了全部七项冠军,而王励勤、马琳等“第二梯队”的雄起也标志着所谓的针对中国的改革只能是新一代国手的催生剂,在这种环境下,中国乒乓球界有资格以满怀自豪的心态畅谈过去。在1月8日、9日的会议上,乒羽中心主任刘凤岩着重就“光辉的过去”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从总体上说,中国乒乓球的2001年是令人难忘的。但是,虽然本届会议表面上的最大议题是中国乒协领导的改选和讨论未来乒协工作方针的改革,但是,实际上,与会者几乎把全部的心思都瞄向了将于今年9月份开始施行的“发球限制”规则。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乒协主席徐寅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球无遮挡新规则的确是针对中国的,但他相信中国乒乓球队能克服这一困难,而总教练蔡振华也在他的长篇技术性报告中,用很大篇幅谈了“发球限制”的问题。参加会议的国家队教练尹霄、李晓东及乒羽中心乒乓球部的一些技术人员也从自己的角度谈了对“发球限制”规则的看法。据称,目前在中国乒乓球队内部,对于“发球限制问题”已经达成了共识,即一致认定它是中国乒乓球“有史以来面临的最严峻考验,”从男女队主力队员方面,刘国梁、刘国正遇到的困难最大,他们能否越过这道坎儿,是他们能否留在国家队的关键;女队员方面,现在如日中天的王楠、张怡宁也正在对这项规则进行适应,她俩将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的女单一、二号选手和女双头号选手,也肩负着带领中国女队冲过“发球限制”大关的重任。本报记者李斌 (体育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