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沈知渝报道 选秀大会的帷幕拉上了,帷幕后的笑脸与拥抱已是历史的一部分。从球队到新秀,都只会从自身角度考虑未来,但有些专业人士已从大局着手,开始阐述宏观感受了。 肯尼·史密斯是前火箭队队员,现在担任特纳广播网的分析员,他不无忧虑地说:“这次选秀应该把所有的美国球员都给唤醒了。”说话的根据是今年被选中的外籍球员一共有17个,占了总人数的30%,除了姚明和来自巴西的希拉里奥,剩下15人的原产地都是欧洲。去年选秀的外籍“打工仔”有12人,加索尔还荣膺“最佳新秀”,今年比例又提高了。这些欧洲人由斯基蒂什维利领衔,他们的普遍特点就是高而不笨,外围投篮堪与小个子媲美,而美国人已经对本国大黑个的投篮失去了信心。 看到国王和小牛的崛起,不少球队已改变了选秀理念:不管本国外国,能帮球队赢球就行。国王队的球探总监杰里·雷诺兹对欧洲球员充满好感:“我们的年轻人缺乏基础训练,那些街头篮球的神话一点都不可信。我们的孩子能和从战争中走出来的东欧孩子比吗?”“白巧克力”杰森·威廉姆斯就是街头篮球出身,花哨,大胆,却无法把球队引向胜利,可他一直是不少球迷和球队的宠儿。 诺维茨基、斯托亚克维奇和特克格鲁是球评家的宠儿,他们的成功在于不仅保持了原有风格,而且从黑人身上学到了那种强悍的作风,这使他们成为球队的干将。 敏感的美国人还喜欢把这种选秀趋势往种族问题上扯,但这完全风马牛不相及,一则外籍球员已经用实力证明了价值,二来这也符合斯特恩倡导的NBA全球化理念,而不少美国人认为NBA就是美国的联赛。 外籍军团入侵NBA无法改变,但这对于NBA是件好事,引来激烈的竞争,让球迷的眼睛多一些享受,把篮球真正地推向全球,即使就美国而言,这也是对他们现有篮球培育体制的一种鞭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