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周文渊评述 在盛夏的暑气中,甲A进入了严冬。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已经深切地感受到了某种寒气,并作出本能的反应:逃离甲A,至少是离得远点。根据足协统计,观众上座率已经跌至职业联赛的最低点,与1996年的峰值比较,跌去了近40%,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电视转播收视率下跌幅度大体相当。 体育营销理论告诉我们,球迷是足球产业最核心的资源。1996年,甲A现场观众人数达到平均每场24300人,吸引了各种足球资本蜂拥而入,那是甲A最好的时期。可惜,此时甲A并没有趁势打开体制的、技战术的和市场营销的瓶颈,反而被假球黑哨、被紊乱的赛制、被国家级球队在国际大赛上的惨败搞得元气大伤。从那时起,球迷人数持续下降,至今年前17轮平均只有15000人,意味着足球资源在不断流失,以此为平台的足球产业开发也必然陷入一个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甲A总赞助商国际管理集团(IMG)的由盈转亏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以至于它也要采取极端措施,挑动部分甲A俱乐部群起革足协的命。更早的时候,赞助足协杯的飞利浦集团,因不堪投入与产出的长期不成正比,已经退出了职业足球。 中国职业足球的风生水起,说白了是由以IMG为首的海外资本与以央视为首的国内媒体联合撬动的,现在,据悉IMG已经放话,如果一直赔钱的话,那么它也可能选择退出。媒体方面,央视与中国足协的冷战已经演变成热战,连续两年,央视都断然封杀甲A前几轮的报道。从央视的角度看,甲A已经失去了前几年的独特魅力,收视率的下降、广告客户的减少都促使它在与足协的谈判中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 纸媒体方面,原来在体育报道组合中处于与国家队并重地位的甲A风光不再,从世界杯到反黑,再到现在热烈追捧“F4”留洋,什么都可以冲击号称联赛为本的甲A报道,在连番冲击中,甲A成了鸡肋。 从宏观的角度看,甲A步入严冬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还没有进入最严峻的时刻。微观方面,像观众人数减少、资本开始观望和抽离、媒体转移报道重点等不利因素对俱乐部经营带来的冲击有一定的时滞性和差异性。上海申花曾经被公认为甲A最成功的俱乐部,但今年,俱乐部面临球队成绩与俱乐部经营双双大滑坡的严峻局面。由于对该队成绩严重不看好,年初招商时,往年趋之若骛的厂商大都打起了哈哈,但俱乐部在购买外援等方面的支出却创了纪录,于是,这家曾经是中国唯一盈利的俱乐部今年可能遭遇巨亏的尴尬。 在申花提前进入严冬时,几年来一直混在甲A的国安俱乐部却时来运转,从球场入座率来说,甚至可以称为自1996年后的最好时期,平均上座率达到了33000人,而它的胸前、背后和袖口三项广告收入合计达3000万元以上。就成本而言,单场最低票价5元,14个主场套票仅50元,这样的定价必亏无疑。但是,球迷有了,各种广告和赞助就会滚滚而来,在总体上,国安还能狠赚一笔。 不过,价格竞争从来是低层次的竞争。支撑国安局部牛市的根本还是比赛,还是球员和教练,从1996年以来,国安队第一次逼近了甲A冠军宝座,队中的“京城三少”在北京城人气飙升,这才是国安的核心竞争力。申花的衰落、甲A的沉寂正是由于这些核心竞争要素的丧失。 拯救甲A,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纯洁比赛,比如在赛制的合理性方面,比如要更多地遵从市场的规律而不是长官意志,还比如要给予球迷更多的尊重和回报,等等。其实,从普通球迷到像IMG、央视那样的重要合作伙伴,虽然热情大不如前,但并没有选择退出,他们在观望,在等待甲A的复苏。这表明,甲A还有机会,只是机会已经不多了。 年份 观众总人数 平均每场观众数 平均观众最多 平均观众最少 1994 2155000 16325 四川(40000) 沈阳(2200) 1995 3140000 23790 四川(40000) 青岛(12200) 1996 3208500 24300 山东(42200) 松日(11600) 1997 2801100 21220 四川(38180) 宏远(9010) 1998 3885000 21350 大连(26000) 延边(17000) 1999 3623500 19900 四川(28150) 武汉(17450) 2000 3622000 19900 大连(26000) 延边(11300) 2001 3241000 17807 陕西(38700) 天津(9850) 2002 1848130 15530 北京(33500) 青岛(8900) (注:1、2002赛季截止到第17轮; 2、以上数据来源于足协网站) 周文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