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队初到印第安纳波利斯的时候,老外们仰望姚明和巴特尔,惊叹道:“‘中国长城’太高了,他们可能夺取世锦赛的首枚奖牌!” 其实,人家那是客气话,可我们直到被连打两记“闷棍”之后才意识到了点什么。透过一胜四负的战绩,我们在中国男篮身上除了能找到“身高”二字之外,还能找到些什么? 早些年,中国队打的是“小快灵”,内线拼不过人家,我们就在外线发炮,倒也铸就了跻身世界前八的辉煌;而今出了姚明、巴特尔等足以傲视群雄的高大中锋,可早先拿手的技术活又不知道丢哪里去了。翻开技术统计册,两名后卫刘炜和郭士强的失误次数触目惊心。原因何在?说到底还是技术不过关,被人家一紧逼就手足无措。姚明老抱怨拿不到球,不是队友不给,而是在对手的严密防守下,我们很难自如地运球,更难给出精准的传球。 篮球确实是“巨人的运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巨人们”只要站在那儿就能把球放到筐里。身高是基础,技术是灵魂,两者缺一就成了“跷脚”。现今世界篮球的发展早已脱离了原先只重身高或只重技术的时代,而开始进入强调全面发展的轨道。抛开以往只注重身高的选人思路,强调技术和战术思想的全面发展,这才是中国篮球的当务之急。不然,不要说“双塔”,“三塔”、“四塔”也未必有用。 这个道理其实是“公开的秘密”,本届世锦赛上战绩不俗的阿根廷和波多黎各等队,走的都是技术化的道路。可惜我们直到惨败后才省悟过来,交出的“学费”实在太昂贵了。 长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