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9月24日电(记者王健民、王镜宇)再过140多天,备受世人瞩目的第十九届盐湖城冬奥会就要开幕了。已经进入备战冲刺阶段的中国短道速滑队将全力以赴打好三大“战役”,克服赛制改变、高原比赛和时差等“难题”,力争在这届冬奥会上让中国几代冰雪界人士的“冬奥金牌梦”变成现实。
记者在长春举行的2001-2002年世界杯短道速滑系列赛首站比赛上了解到,中国队已经制定了一套详尽的备战方案。他们将充分利用剩下的时间,认真研究短道速滑运动的规律特点,针对存在的不足进行训练和热身,争取在冬奥会时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朱承翼形象地称,在此次备战中,重要的是打好三大“战役”。
第一“战役”为世界杯短道速滑系列赛前两站比赛。长春站比赛结束后,中国短道速滑队将立即赶到日本,参加9月28日开始的世界杯系列赛第二站比赛。在前两站比赛中,中国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比赛检验前一阶段训练的成果,摸清对手的实力,做到知己知彼。比赛结束后进行认真总结,使其后的训练更趋合理和更具针对性。
第二“战役”是世界杯系列赛第三站比赛和冬奥会选拔赛。这两项比赛分别在10月中旬和10月底举行,中国队仍将以练兵为主,在全力打好世界杯比赛的同时,确保取得冬奥会参赛资格。按中国选手的历史成绩和目前实力,杨扬、李佳军等8名主力队员拿到冬奥会入场券应在情理之中。
今年12月底在欧洲进行的最后两站世界杯系列赛是第三“战役”。经过前一阶段的比赛和训练,各地选手的真实水平到时会逐渐显露出来,相信大家都会珍视冬奥会前的最后练兵机会,全力拼搏,中国选手也不会等闲视之。比赛结束后,中国队在最后的一个多月里,将针对冬奥会比赛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周密安排。
朱承翼说,在三大“战役”间隙,中国队将逐渐加大训练量,使队员们的体能水平逐渐提高。同时,侧重于个人战术和集体战术的演练,增强队员抗干扰和处理比赛中突发事件的能力。
据了解,盐湖城冬奥会8个短道速滑项目的比赛将在10天内进行,这与队员们熟悉的3天赛制有较大区别。另外,在海拔1300米的盐湖城比赛,中国队还将面临高原环境和时差的考验。朱承翼表示,针对这三大“难题”,中国短道速滑队也制定了应对方案。
在短道速滑健儿们挥汗备战的同时,强大的科研队伍也将为他们“保驾护航”。一年多以前,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就成立了由多位专家组成的科研课题组,针对训练比赛中的各种问题,确立了心理健康、体能恢复、营养配制、伤病治疗等五六个重点课题,为教练和队员们提供科学指导和帮助。朱承翼透露说,这次中国队在科研力量和资金方面的投入是历届冬奥会最大的一次。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