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旅居巴拉圭的荷兰人在本世纪初将足球传入他的第二故乡,这就是巴拉圭足球的萌芽。30多年后的1930年,巴拉圭队第一次参加在乌拉圭举行的世界杯决赛,同年在秘鲁获得美洲杯冠军。此后,国家队又参加了三次世界杯决赛,1986年进入十六强,最后败给英格兰队。在国内的比赛中,奥林匹克队多半时间都获得全国冠军,并在1979年和1990年,两次夺得解放者杯,这支冠军队伍也成为了国家队的后备基地。今年,这个人口不到500万人的小国达成的了不起的成就——继上届法国世界杯力压尼日利亚、西班牙成为一匹最大的黑马后,现在又卷土重来,连续第二次进入世界杯32强。巴拉圭在2002世界杯预选赛南美赛区中,以9胜3平6负列第四出线。球队的现有阵容包括奇拉维特、阿库纳、贝尼特斯、加马拉和阿尔塞等几名出类拔萃的球员,他们在世界杯预选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在得分方面巴拉圭没有特别出色的队员,但这是一支依靠整体打法生存的球队,防守反击是他们主要的进攻手段。(杨科)
非洲黑金闪闪发光
南非是第二支从世界杯预选赛中出线的队伍。经过了1998年法国的处女表演,南非强大的实力开始得到全面展示,并在2000年非洲杯上获得了第三的好成绩。虽然后备人才的缺乏阻碍了南非足球的进一步发展,但由于绝大多数当打球员都在国外高水平俱乐部效力,南非蕴藏着巨大潜能是任何球队都不敢轻视的。2000年9月,葡萄牙足球的“教父”奎罗兹被任命为南非国家队的主教练,更将南非足球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在世界杯预选赛抽到的那支好签,也让他们有时间为2002年世界杯做准备。发掘出费戈、科斯塔等“黄金一代”的奎罗兹,曾游历欧亚各国,甚至连美国大联盟和日本J联赛都有过他的足迹。其丰富的经验正是缺少对外交流的南非足球所需要的。在奎罗兹充满理性的调教下,南非队开始脱胎换骨。以前的南非队,激情有余而智谋不足,对比赛的整体把握能力不强,在比赛中很容易受情绪影响。奎罗兹将南非队沿用多年的“352”调整为攻守更加平衡的“442”,在注重防守的基础上强调边后卫的助攻。
不过从已结束的几场世界杯预选赛的比赛中来看,虽然对手由于实力太弱,根本抵挡不住南非队潮水般的攻势,但在很多比赛中,南非队都只以一球的优势获得胜利,队员的应变能力不强是最大的问题,而奎罗兹的执教能力也开始受到怀疑。南非能在世界杯决赛圈走多远,是许多人心中的一个大问号。(林涛)
(天府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