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19日电(记者李杨)离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还有4天,设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的新闻中心已向记者开放。几天来中外记者陆续进驻,纷纷体味组委会为他们提供的数字平台。 来自《羊城晚报》的女记者谭健右肩背着便携电脑,左手拿着照相机,腋下还夹着袖珍采访机,出现在新闻中心大厅里。稍显沉重的装备与她消瘦的身躯显得有些不太相称,但她脸上的兴奋表情流露出内心的自信与坚定。 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在本届大运会上为记者采访配备了一流的通信装备,采用手机移动发稿,可以保证记者在第一时间里,从现场向新闻中心传送稿件。一位曾多次参加大型运动会报道的资深记者回忆说,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新华社记者采访朱建华破跳高世界纪录时,使用被称为“二哥大”的对讲机,曾引来多少惊奇、羡慕的眼光。到1993年七运会时,记者发稿还主要使用传真机。弹指一挥间,新闻采访装备的进步,从一个层面折射出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飞跃提升。 文字记者尚且如此,依靠精良装备“取胜”的摄影记者则有更深的感受。过去记者使用普通相机,用传真发送照片。所发图片不仅是黑白的,而且传送时间要1个小时以上。现在,数码相机与先进的传送设备相结合,可以即拍、即传、即发。“抢新闻最关键的就是实效,数码相机与电脑传真的使用解决了这一关键性问题,”新华社摄影记者王呈选深有感触地说。 据了解,本届大运会组委会在主新闻中心设有300多个记者席位,每个席位都配有宽带网接口,记者只要通过一根网线便可与便携电脑连接上网。不仅如此,在新闻中心、首都体育馆、奥体中心田径场、奥体中心游泳馆等地还设有无线上网设备,只要插入一张专用网卡就可无线上网。 面对已经进入开幕倒计时的大运会,记者们就像准备上战场的士兵,电脑、手机、录音机、相机等新式数码装备一应俱全,随时奔赴采访第一线。 (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