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意外,吉利与广州足球的缘分也算是尽了。尽管吉利支撑了广州足球一个赛季,但是该分手时就分手,也算是有壮士断臂的气概吧!广州足球首次与外省企业合作就走到今天这一步,实在让人感到遗憾。 想当初,吉利与广州市足协成功“联姻”时,双方无不感到欣喜。初次接触足球的吉利盼望在全国“足球特区”之一的广州大展拳脚,广州市足协也为迎来这样一位远方客人感到欢欣鼓舞。可是有些事情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赛季过去了,吉利投资足球的热情遭遇到巨大阻力,广州足球又不得不寻求新的依托。 在笔者看来,今天这种局面是双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所导致的。广州市足协希望借助企业给俱乐部这一实体注入资金,将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加以整合,从而把球队带上正轨,以寻求长远的出路,并试图从中探索出一个不依赖政府而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俱乐部模式。但从商业经营角度出发,赞助商吉利希望通过足球撑起企业品牌的一方天地,并借助球队这一杠杆在广东市场站稳脚跟———因为在大连、上海等足球发达地区俱乐部的成功经验里,吉利“悟”出了这样一条捷径:当球队真正成为“城市名片”之日,企业离政府支持就不远了,从政府手中置换到可观的资源机会应该很多。但事实上,吉利要通过足球杠杆撬动广东市场的实力还远远不够。所以,在苦苦等待政府支持特别是“划拨”资源而迟迟未有回音之际,吉利只能选择解除“婚约”这一条路。 过去的事情终归要过去,现在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广州足球的路究竟在何方?记得年初,中国足协“掌门人”阎世铎赴穗视察时曾高度评价广州足球,他说:“中国足球不能失去广州足球,你们是我们这个大家庭里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按照足协的规划,中国足球将在2004年进入“中超时代”,这标志着中国足球将进一步与国际化接轨,因此足球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也就迫在眉睫。各俱乐部真要在“中超”的洗牌当中分到一杯羹,不仅要保持较高的实力,而且还需要逐步完善后备力量、注册资金、足球基地等硬件和软件,形成独立产权明晰的经营模式。 在这种背景下,广州足球在未来几年里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生存环境。我们与其纠缠在足协与吉利的是是非非中,还不如跳出这个圈子,站在有利于足球产业发展的高度去思考广州足球的出路问题。笔者认为,目前广州足球需要的不仅是一家有实力的赞助商,更需要远景规划。如果我们的管理者能够尽快形成一套适合广州足球现状的长远计划,而企业也能探索出一条不依赖政府、依靠独立运作解决球队资源的模式,那么吉利的“悲剧”也许将永远画上句号。 王雁 (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