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7时,乌兹别克队进行了赴沈之后的首堂训练课,训练课大半段时间都是在异常轻松的氛围下进行的,球员基本处于一种“放羊”的状态。在场边观看的中国记者们都以为乌队只是简单地适应场地,不会亮出进攻的战术组合。不料,最后10分钟,乌队展示了他们克制中国队的进攻利器。 参加训练的共有16名队员,分别身穿红绿两色的训练背心。训练开始前,队员们在训练场中间围住主教练萨利科夫,听他讲解训练要求。随后队员进行了一些常规的身体训练。 昨晚7时40分,战术演练开始了,是两人间的下底传中练习,这与中国队的下底时战术极为相似,一名站在边路的队员将球分到中路,中路队员接球后向边路带然后快速下底,边路队员则快速前插到门前,等待传中球后完成射门。这种传统的传中练习进行了10分钟,正当记者以为训练即将结束时,萨利科夫将队员叫到一起,然后两组队员混合在一起进行进攻组合的练习。这种相对复杂的进攻组合显然不同于以往记者在国家队看到的边路进攻套路。一名边卫拿球分到中场,中场球员拿球后并不急于分边,而是将球分给位置更靠前的一名队员,显然,这样极具欺骗性的动作更能吸引防守队员对中路拿球队员的注意,随着边路球员的快速下底,中路拿球队员再将球分至边路,随后中路的进攻方队员压上,等待边路队员传中,然后抢点打门。这种进攻套路在最后10分钟的训练中重复了多次,主教练萨利科夫随时叫停,对队员进行重新布置和要求,可能这将是乌队在中乌之战的进攻底牌。本报记者宋国庆(沈阳9月13日电) (齐鲁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