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赛场不但是车手们角逐的主战场,同时也是各大轮胎生产厂相互较劲的最重要的阵地。几十年来,各大轮胎生产商在这一领域中拼得头破血流,舒马赫1998年坚持驾驶只有三个轮子的跑车进入维修站,就是这种竞争最好的体现。也正是因为这种竞争,生产商们才会不断对轮胎技术进行创新,同时也对自己的生产技术进行最严格的保密…… 文/阿翠 在八十年代,当F1赛车出现在中国电视观众面前时,最让人感到新奇的就是它那硕大无比,而又显得有些可笑的轮子。时至今日,有些新车迷也仍对F1的轮胎感到迷惑。实际上,轮胎商对F1运动的贡献是丝毫不可小视的。 在F1的52年历史上,共有过9个轮胎供应商向车队提供车胎。其中AVON、CONTINENTAL、ENGLEBERT只在F1出现过三个赛季,早已退出竞争。而轮胎商中的老大毫无疑问是固特异,在上个世纪60-90年代,装备固特异轮胎的F1赛车共赢得368场赛事的胜利,358次夺下排位赛冠军,362次创造赛事最快圈数。自1963至1999年参加了所有F1年度赛事,并在1992-1996年成为国际汽联F1赛会的唯一指定官方用胎。固特异与历史上最成功的车队都有过良好的合作,并一度几乎与国际汽联签下长达十年的独家参赛协议。但店大欺客的矛盾却也随之爆发,在90年代末,埃克莱斯通意识到固特异的强大压力和独家轮胎商的隐患,开始与另一大轮胎供应商石桥接触,这一举动立刻引起固特异的强烈不满,在与国际汽联的口舌之战中,固特异却忽视了车队的影响力,造成后院失火,被石桥偷挖了墙脚:在1996年的F1年会上,麦克拉伦爵士大力推举石桥成为国际汽联新的轮胎供应商,并指定哈基宁作为石桥新的形象大使。固特异在劣势之下与石桥进行了令人窒息的决战,这一切都表现在法拉利和麦克拉伦车队1998-1999年惊心动魄的对峙上,1998年舒马赫在斯帕赛道的倾盆大雨中拼命将被库特哈德撞掉一只轮胎的法拉利开回维修站那扣人心弦的一幕,成为了这场惨烈激战的真实写照。法拉利的两度失利于麦克拉伦,也成了固特异在F1的绝唱。此后埃克莱斯通对轮胎商参赛进行了大幅改革,并在之后引进米其林,在2001年完全废除了独家轮胎赞助制度。 与上述三大厂商相比,邓录普和倍耐力也曾经是相当成功的轮胎商,特别是邓录普。83次F1赛事冠军,75次排位赛冠军,83次最快圈数的纪录是仅次于固特异的世界第二。作为充气轮胎的发明者,邓录普的商业操作明显依仗本土车队和车手,邓录普最辉煌时代是60年代,与莲花车队的合作以及吉米·克拉克、格拉汉姆的巨大成功是整个赛车界的奇迹,莲花+邓录普+克拉克的组合即使在现在看也是不可企及的车坛神话。在吉米·克拉克车祸丧生,莲花车队开始沉沦后,邓录普继续支持希尔、麦克拉伦和苏格兰人斯图尔特等英伦车手,但在他们身上都难以再现克拉克时代的辉煌,加上固特异在这时开始崛起称霸,旗下车手费皮帕蒂、尼基劳达势不可当,邓录普也无法看到英伦车坛的后起之秀,在苦撑几年后,逐渐淡出了车坛。 倍耐力的老板大名鼎鼎:莫拉蒂。他也是一贯坚持力推本土车队车手,在早期的法拉利、阿尔法罗密欧和九十年代的贝纳通都取得了不小的收获。由于经营策略的改变,莫拉蒂在90年代后就不再赞助F1车队,有趣的是,在法拉利卷土重来的90年代末期,莫拉蒂为表示对意大利车队的热爱和出于商业上的考虑,让国际米兰穿上胸前赞助商为倍耐力的球衣出战,以示自己为意大利赛车运动作出的贡献。甚至连国际米兰的队徽,都从90年代初开始,由传统的盾形改为轮胎形状的圆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