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一纸传真就可搞掂绿城俱乐部和杭州赛区的中国足协,可能要引出一桩诉讼。杭州两名律师昨天主动与遭受处罚的绿城俱乐部工作人员谈晓东接洽,称中国足协处罚令不但与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相悖,而且连文理都不通。他们愿意为谈晓东提供法律援助,借助法律武器讨回公道。 挺身而出的两位律师一位姓李,是位法学硕士,另一位姓陈。前者本身对足球并不感兴趣,后者则是5·19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对中国足协回避事件起因便轻率发出处罚令,两人认为从司法程序上讲经不起推敲,更严重的是,在未从当事人处举证、更没有从现场目击证人处取证的前提下,便对谈晓东进行处罚,已构成名誉侵权。 到目前为止,中国足协对谈晓东进行处罚的依据是主裁判张宝华的口述,而中国足协所获得的录像资料中并不能认定谈当时有攻击行为。谈晓东在处罚令公布之前曾向中国足协提供了另一盘录像带,上面看不出他参与围攻裁判,却有他劝架的清晰镜头,但中国足协的答复是,我们不需要这个了,张宝华说你打了就是打了,也就是说中国足协进行处罚的人证和物证都不充足。 对足协的处罚条款,两位律师均从法学角度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处理围攻裁判这样的暴力事件的依据是《刑法》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按照足协所认定的程度,当事人应受到的处罚是拘留和一定数量的罚款,足协作为一个民间团体,不知是谁授权它开出禁赛半年和罚款5万这样的条款。照足协这样的处罚办法,是不是凡是球场内出现的问题,国家现行法律都无权过问? 对足协处罚令中“禁止谈晓东半年内参与任何足球活动”,两位律师的评价是文理不通。“任何足球活动”的范围很广,是不是谈晓东在家看足球比赛、与他人谈论足球的权利都被剥夺了?这些宪法所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中国足协有什么资格去剥夺? 两位律师准备在对5·19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对当事人进行充分举证后,正式对中国足协提出民事诉讼。据悉,一旦足协侵权行为成立,谈晓东可能提出名誉索赔。
(搜狐体育)
|